为什么绘画作品具有疗愈性
绘画作品具有疗愈性,是因为哪些元素或因子的呈现? 一、意象。意象就是图像,图像加心理过程就是意象的生成。个案可以将自己的经历创作成一个个意象,可以是风,可以是一棵树,或者单纯一个图像。弗里达画过很多自画像,而画自画像的过程就是意象生成的过程。意象的生成就是疗愈的开始。意象一旦生成,绘画作品便具有了疗愈性。 二、象征。在“象征”使用中,我们用意象和图式高度概括了我们的心理过程,从而使我们的情绪或内驱力得到升华。 三、符号。符号可以将潜意识内容呈现出来。如果潜意识的能量得不到释放,我们就会悄悄认同着潜意识的能量,以及对自己的框定,那么疗愈就无从发生。当我们将潜意识符号化,那么潜意识的内容就变成了意识的内容,可以被我们看见,这样就具有了疗愈性。 四、情绪的动力。如果我们的创伤事件中固着的情绪得不到释放和排解,那么我们几乎无法抵达事件的中心。人有创伤,会陷入某种困扰,是因为情绪能量无从释放。而在绘画过程中,借助颜色、形状等会将情绪释放出来,可以触及事件核心。 五、空间。空间是指作品中的空间、作者与作品之间的空间、作者与治疗师之间的空间,以及多种空间的交合等。空间可以帮助个案回看、抽离、想象。当治疗师运用空间或适度地使用空间转换,来帮助个案转换意识获得新的视角时,个案的疗愈便成为可能。 六、策划功能。我们的左右脑分工协作,左脑主管理性,右脑主管感性。左右脑的分工,可以使我们获得更深入的思考与体验。绘画正好将左右脑分工合作的过程完美地呈现。一个人一旦进入绘画过程,就意味着他进入了使大脑策划功能获得集中体现的整合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帮个案产生独特的、只属于个人的内在资源。 七、投射。我们所经历的事件包括内隐部分和外显部分。对个体而言,个人作品具有独特性,而他人的作品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所以,借助个人及他人作品的投射,我们就可以将事件内隐的部分外显出来。 八、图形。我们绘制的种种图形,如圆形、方形、三角形、螺旋形等,它们的任何点、线、面的结合都源自我们内心的结构与秩序。当我们画某种图形的时候,我们所画的图形是外显的部分,而在我们的认知结构内部,一定有一个跟它相符的图形存在。这样,图形就具有了可解释性,而且是隐私的。 引自 第 8 章 比钢铁更坚硬,比蝴蝶更自由
273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