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喇叭、小号和口哨(1981)
Orbiu (with u)
内容梗概: 菲亚特集团大老板阿涅利在一次车祸中身受重伤,幸被一名菲亚特的工人搭救,送医院急救。工人留下了自己的身份证。医生根据该工人的照片,对阿涅利施行外科手术和整容手术,把他整形得同那工人一模一样,由此产生出种种戏剧效果。
写作背景: 阿尔多·莫罗是前意大利总理。1978年3月16日被红色旅绑架,当时他是年底总统竞选的最佳人选。红色旅本打算通过绑架莫罗来要挟意大利政府,释放其首领库乔,但因为意大利政府的立场是坚决不同恐怖分子对话,红色旅的各种要求均遭拒绝。于是,莫罗在5月7日被红色旅处死。
剧中主要人物关系: 阿涅利:菲亚特集团的律师,在医院被认作是安东尼奥; 安东尼奥:菲亚特集团的工人; 罗莎:安东尼奥的夫人; 露齐亚:安东尼奥的情人。
康复后的阿涅利,被判定参与了绑架阿涅利律师的行动:(也就是说,他绑架了他自己)(P283)
警长:这还不错。毫无疑问,他是恐怖分子,要被单独起诉。 法官:几乎可以认定是过失罪。 警长:法官先生,请不要忘记,这是个从背后向我们打冷枪的人。 法官:说得对,决不能忘记这一点!正如我们怀疑的那样,这人参与了绑架阿涅利律师的行动,在搏斗中大打出手。他的同伙认为他没救了,想摆脱累赘,才把他送到这儿。 引自 喇叭、小号和口哨 讽刺XX :(P313)
警长:在警察局我们自然有办法让人开口。 罗莎:让人在警察局开口?是不是逮捕他? 警长:逮捕?我们不会夸大事实,这是一种普通的等待判决的手段,需要等三年。 罗莎:我要看逮捕证,这是我的权利! 警长:可以,这是您的权利。(大笑)哪来的逮捕证?啊,啊,逮捕证没用,夫人。法律是这样规定的:拘留、下逮捕令、逮捕、监禁、拘留……都是免费的。(离去) 引自 喇叭、小号和口哨 恕我直言,我笑晕了!:(P314)
罗莎:天哪!一个安东尼奥在这儿,(朝马路示意)另一个在那儿,两个人都是安东尼奥!他被完全劈成两半了! (突然倒在地上) 酷似者:(朝窗外探身)唉,一个安东尼奥在这儿,第二个安东尼奧在那儿,要是能找到第三个,我就成了上帝了! 引自 喇叭、小号和口哨 酷似者引用《资本论》:(P337)
真正唯一的权力是金融经济,即控股、市场、银行、商品……也就是资本。 引自 喇叭、小号和口哨
114人阅读
Orbiu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二篇 遭绑架的范范尼(1975)
虚构意大利政界元老、有意大利“政治教父”之称的范范尼被绑架的事件,把批判的矛头直指政界...
-
第三篇 滑稽神秘剧(1969)
堪称达里奥·福继承和弘扬古老的民间戏剧传统的杰作。他把这部作品称作“人民游吟诗人之作”...
-
第四篇 喇叭、小号和口哨(1981)
-
第五篇 高举旗帜和中小玩偶的大哑剧(1968)
达里奥·福移植15至17世纪盛行于意大利民间的假面喜剧的手法,对资产阶级、法西斯势力的尖锐...
> 查看全部5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