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攻城战中的俘虏“处置”
日军第16师团长中岛今朝吾中将在1937年12月13日的日记中记述说:“败逃之敌大部进入第十六师团作战地区的林中或村庄内,另一方面,还有从镇江要塞逃来的,到处都是俘虏,数量之大难以处理。”“基本上不实行俘虏政策,决定采取全部彻底消灭的方针。但由于是以1000人、5000人、10000(人)计的群体,连武装都不能及时解除。不过他们已完全丧失了斗志,只是一群群地走来,他们现在对我军是安全的。虽然安全,但一旦发生骚乱,将难以处理。”“守备太平门的一名中队长处理了约1300人。在仙鹤门附近集结的约有七八千人。此外,还有人不断地前来投降。”“处理上述七八千人,需要有一个大壕,但很难找到。预定将其分成一两百人的小队,领到适当的地方加以处理。”(1)第16师团步兵第33联队第2大队的池端正巳也回忆说:“我们部队到达太平门扫荡时,从镇江败退的敌人不断过来。他们已经丧失了斗志,接二连三过来投降。……我们部队人数很少,不足百人,而俘虏那么多,有一千几百人,无法供他们饭吃。”“我们部队自己吃饭也成问题,就去请示作为上司的师团,师团命令说‘处置掉’。”(2) 由于采取了上述俘虏政策,日军在攻占南京的过程中即开始大量屠杀俘虏。日军第16师团步兵第30旅团长佐佐木到一少将在12月13日的日记中称:“今天,在我支队的作战区域内,遗弃的敌人尸体达一万几千具。此外,还有在江面上被装甲车击毙的士兵和各部队捉到的俘虏,合在一起计算,仅我支队就已解决了敌军两万以上。……其后接连不断地有俘虏前来投降,其数量高达数千人。情绪亢奋的士兵丝毫不理睬上级军官的劝阻,将俘虏一个个地杀死。回想到许多战友流的血和十天来的艰难困苦,别说士兵了,我自己也想说‘全都干掉吧’。”(5) 宫本省吾在17日的日记中记述说:“今天部队举行南京入城式。部队大部分人参与了对俘虏的处决。”“傍晚回来,立刻出发加入了对俘虏兵的处决。由于已杀了两万多人,士兵杀红了眼,结果,竟向友军发难,杀死杀伤友军多人。我中队也造成了一死两伤的损失。”(12) 对于这场大规模屠杀,在日军文献中还有相当有力的佐证。日军上海派遣军司令部参谋西原一策大佐在12月14日的《作战日志》中记录了山田支队对中国俘虏的大屠杀:“第十三师团山田支队捕获俘虏2万人,因没有粮食,很难处理。”他在12月18日的日志中还记述说:“山田旅团处置了15000名俘虏”,“约有一个团的俘虏进行抵抗,企图逃走,该士兵也在混乱中牺牲。”(13) 日军在攻占南京的过程中,大肆屠杀俘虏,以至于1938年6月调任日军华中派遣军第11军司令官的冈村宁次也认为这已成为“恶习”。他记述说:“到达中支那战场后,在听取了先遣官宫崎参谋、华中派遣军特务部长原田少将、杭州机关长荻原中佐等人的报告后才知道,派遣军前线部队一直以给养困难为借口,大批处死俘虏,已成恶习。南京战役时,大屠杀的人数多达四五万之多,对市民进行掠夺、强奸的也大有其人。”(17)从冈村宁次的“感想”中不难看出,屠杀俘虏并不是日军个别部队的个别现象,而是前线部队普遍存在的“恶习”。 引自 一、攻城战中的俘虏“处置”
215人阅读
独学而无友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一、日军占领南京
11月30日,《东京日日新闻》以“百人斩竞赛!两少尉已超过80人”为题,对此作了首次报道: 在...
-
二、沿途暴行
据与第16师团进军路线大致相同的第3师团之步兵第34联队分队长曾根一夫的记述,该部在句容附近...
-
一、攻城战中的俘虏“处置”
-
二、安全区内的搜捕与城内外的集体屠杀
时为古林寺和尚的融通法师回忆说:“日本人进南京时,我16岁,在古林寺上初级佛教学校。我的...
-
一、城区的零散屠杀
南京沦陷时,夏淑琴刚8岁,她一家的遭遇可以说是日军在安全区外零散屠杀中的典型案例。夏淑琴...
> 查看全部18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