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君子之学
古文是辞章之学的第二大类。我们今天所学的文言文,绝大多数是文言的散文,也即古文。所谓古文,本来是和骈文相对的概念。它不要求对仗,不注重用辞的华丽绮美,不需要征典用事,崇尚文势的纵横驰骋,思想的精微要眇,行文的真气流行。在唐代以前,中国曾有一段漫长的时间,主流文体是注重辞华文采,要求对仗,大量用典的骈体文,到唐代官方文书还必须用骈体文写。骈文在六朝时期最盛,故又称为“六朝文”,代表着贵族高门追求精致的审美精神。唐代中期以后,平民知识分子的势力逐渐兴起,他们需要能符合他们的审美的新文体,这样,从中唐韩愈、柳宗元开始,就倡导模仿六朝以前,特别是先秦两汉的文章,便把这类散行的文字称作古文。历史上一直有古文、骈文孰为文章正宗的争论我个人认为骈文是中国文字运用到了极致的产物,是汉语之美的最终极的体现,因此骈文应该有着比古文更高的文学价值,更应被看作是中国文章的正宗。 引自 一 君子之学
55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