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9-051
传统文化及其“纲常”同时也受到了从1919年到1989年的许多具有自由主义倾向的知识分子的批判,而在近二十多年来虽然有一些恢复和重整,但也遇到了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刷。经过近百年的反复批判和轮番冲击,应该说传统“纲常”的观念已经非常衰微,以儒家为主要代表的历史文化传统在一些重新到来的信仰者的艰苦努力下有一些重振的趋势,但基本也还是处在社会边缘的位置 我们观察今天的中国社会。中国弃君主行共和已经百年,现在正进人它的第二个百年。抚今追昔,它在近年来的成就是有许多方面可以感到骄傲的。在历经战乱和动荡之后,中国在最近的三十年经济和国力终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崛起的成就举世共睹。然而,奇怪的是,这些成就却似乎未给国人带来精诚的团结与共识,也未带来充分的自信和互信。相反,我们却看到:江海污染,食品有毒,执法粗暴,路人冷漠,官德不彰,民风不淳,暴力辱骂等得到喝彩,许多富人准民,而隐秘的“裸官”恐怕也为数不少。 这种道德乱象值得我们特别注意和警惕的地方在于: 一是它的恶劣性的严重程度——官员的腐败不仅在很高层出现,甚至在一个小地方,一个乡长、镇长、银行分行的行长,也能贪腐上干万乃至上亿,而一个区的局长也能占有数十套房屋; 二是它的广泛程度,即不仅有权力的腐败,还有社会学家的“社会的溃败”,只要稍稍有一点临时的权力可用,影有一点缝隙可钻,就会出现吃相难看的滥用和“揩油”,或是稍稍有点权力的地方都出现腐败:甚至没有权力地方在努力造出“权力”而走向腐败。 另外还有相当普遍的冷漠、对生命的不在乎和对公共礼仪与法规的无所谓,例如看到孩子或老人倒在大街上不去救助而酿成惨剧,连续发生的幼儿园校车惨祸,货运客车发生车祸不去救人而是哄抢车上货物,旅游海滩一夜涌进万人而满地垃圾,等等。 我们社会的基本信任、基本善意看来正在流失,有时影是相当快速地流失。政府的公信力遇到严重的危机,人对包手只要是来自官方来源的信息就本能地不子相信(塔西佗困境)。而有些人做一些善行,也马上就被怀疑是另有不机甚至“阴谋”,或至少是“消费”和“炒作”。我们正在丧失起码的规矩,失掉基本的纲常。 拿过去道德信誉和要求最高的两个行业——教师与医生、护士来说,今天也同样受到严重的侵蚀,教师和医生的形象,以及师生关系和医患关系,都出现了严重问题。 当然,最要紧的问题还是:官像不像官?因为官员是处在这个社会最要紧、最影响别人的地位。而对我们所生活的社会与道德是否有信心和愿意负责任的一个关键检验,还可以看人们,尤其是上层、精英,是否想逃离这艘大船,而正如上述,我们的社会的确出现了这样的一些逃离迹象。 而知识界与社会在如何解决这种种问题的方案上,却出现了严重分裂、对立,甚至出现了一些极端主义的情绪和主张。一位经济学家如此写道:“中国经济社会矛盾几乎到了临界点。如果不能靠稳健有序的改革主动消弭产生这些矛盾的根源,各种极端的解决方案就会赢得愈来愈多人的支持。” 这种种触目惊心的失范甚至败德现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它们究竟来自何处? 引自 五 今天的中国社会亟须重建“纲常” 047
48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