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
虽然刘震云极其擅长写大环境下小人物的挣扎,同样是写实风,这个故事就与前面几篇文章有很大的不同: 《单位》里面每一个人在相同的大环境下都有着对立的关系。小人物不再是众生相,相反,在这个典型的小机关单位里,每个人都在争锋相对,都有些自己鲜明独特的个性。
当看到初出茅庐的小林时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不入党,不积极写汇报,不爱参加活动,上班还时不时迟到,他满不在乎地挥霍着自己的青春,直到钱,房子,吃饭,睡觉,撒尿拉屎,一切的一切都因为他的不在意开始报应他的时候,他后悔了。这时候他的体会很有意思:
“世界说起来很大,中国人说起来很多,但每个人迫切要处理和对付的,其实就是身边周围那么几个人。”
他开始因为这“一地鸡毛”做自己原本最看不惯的事儿,并且逐渐得心应手。联想下自己,我在这个环境下会做到什么地步?会站队?没这个脑子。会讨好?没这个演技。会往上走?没这个心眼子。哎,还好我不在机关。我就算工作态度像小林一样,也能保证自己衣食无忧不被辞退,因为我够闲鱼: 都可以,无所谓,都行。
办公室里,“小彭”是过得“最舒服”的人。她敢讽刺同事,顶撞组长,不搭理主任。把别人气个半死,她自己不在乎。原因?因为她是个“既无追求又无事业心的人”,而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就是不讲秩序、无可奈何他的人。我心里直呼牛逼,我就要做这样的人!(没胆儿。人活一辈子,不就是为了个舒心。
月有月的荣光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一地鸡毛——《新兵连》
进度: kindle1421 上世纪70年代当兵生活,是我没接触过的领域,但没成想“体制内”的生活还真...
-
《头人》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农村,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这些词一直穿插在这个落后的乡村故事里,...
-
《单位》
-
《一地鸡毛》
一切都是从馊豆腐开始的。小林从怀揣理想的小青年变成了为了一斤豆腐早起排队、为了老婆孩子...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