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传》第三章 膘骑西征张国臂掖
《断匈奴右臂张中国之掖》:每一个王朝更迭都是一部风云激荡的巨变史,每一个盛世的崛起又是一次人类整体向文明过度的进化史。
《三迁郡治两地同名》:河西西郡的设立是汉武帝文治武功的一大体现,因此,四郡的命名和郡治选址也一定是万般权衡考量之后制定的。事实上,四郡之中第一个设立的并非张掖,而是酒泉郡,直到四十多年后的汉宣帝时,张掖郡辖域一再增扩不便管理,才从中又分置了武威郡,敦煌郡稍晚一些。
另一个和张掖同名的地方,也在西晋初年随着武威郡十县撤并为七县时,结束了它常常“撞名字”的尴尬遭遇,历经三百七十多年而从河西走廊版图上消失了,解除了张掖郡所辖十县中没有张掖县,而武威所辖十县却有张掖县的蹊跷历史。
《马背上的深思》:张掖的历史可以更久远的上古、远古时期,人类初始便有在这里生产生活的遗迹,从这个层面看农耕要早于游牧。但是,随着人类驯服一部分兽类为己所用开始,畜牧在古老的西部区域成为主力产业,特别是弱水流域这个尤其适合畜牧业发展的地区,游牧文化的诞生和游牧生活方式得到晋及发展。
《几番风雨始成甘》:甘州得名与张掖郡有很大的不同,如果说张掖郡得名是彰显大汉睥睨四合上邦气势,那甘州就显得温婉随性多了。千年沧桑丶风云变幻,甘州的变迁不啻一部地域变革发展史,而透过甘州的风雨,看到的则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社会发展具象。
《坚强后盾》:“宜悬头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是西汉时期,大将陈汤给汉元帝上书中的一句,每一次中华民族面对危险之际,多少仁人义士都秉持着“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气节,慷慨赴义守士疆,这份热血之勇早已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的一种精神和气质。
《甘州府城的前世今生》:站在复原仿建的甘州府城仿古城楼上远眺,追忆一城山色、半城塔影的古甘州,属于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封存于远去的岁月之中,已经没有办法感受到更多。曾有人批判当今的仿古建筑,说仿古复原修筑得了外形,内在灵魂却再也不可能还原。
豆友*鈤石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合黎爱情故事、共饮黑河水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大美张掖因为这水而独具灵气,河流赋予了张掖人外冷内热的性格。他们大...
-
《张掖传》第二章 老子出关化胡为佛
《道与道的碰撞》:随着老子出关化胡为佛的典故之后,道家与佛家谁先谁后的问题一直都存在争...
-
《张掖传》第三章 膘骑西征张国臂掖
-
《张掖传》第四章 汗血宝马皇家御苑
《一个容易念错的名字》:金日磾。这个名字里的后面两个字有90%的人都读不对发音。了解这个人...
-
《张掖传》第五章 黑水古国未解之谜
《神秘消亡的国家》:关于黑水河的来历,至今都是史学家没有明确论证结果的谜题之一,就连它...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