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中的实体主义和非实体主义
中国人比较倾向于在关系中考察一个个体,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把个体化解在关系之中。而西方人恰好相反,就是先有实体,然后再去考察相互之间的关系。 引自 第八讲 西方哲学史中的实体主义和非实体主义 从亚里士多德开始,西方把这种整体主义的实体观也个体化了,这就是西方的神学。所谓神就是一个个体,当然它也是一个整体,上帝既是一个整体,同时也是一个个体,他个体化了所以才叫上帝,如果不个体化他就成了斯宾若莎的泛神论了,那也就是无神论了。 引自 第八讲 西方哲学史中的实体主义和非实体主义 道家讲虚静,儒家讲温静,佛家讲寂静,都是指这样的人生态度:就是要顺从宇宙本体固有的健动,与之相和谐,取消任何外来之力,保持宇宙本来的惯性。 引自 第八讲 西方哲学史中的实体主义和非实体主义 努斯的power具有能动性,而又符合逻各斯,合乎自己的本质、自己明确的目的,所以整个理念世界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目的系统。在这个目的系统中,每一个事物都逐步逐级地上升,马有马的理念。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理念,都模仿自己的理念,这个理念在事物的内部作为它追求的目标,所以整个宇宙都是生机勃勃的、具有内在能动性的世界。 引自 第八讲 西方哲学史中的实体主义和非实体主义
229人阅读
聊斋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辩证逻辑的本质
形式逻辑之所以不能理解辩证逻辑,主要原因就在于形式逻辑没有自我反思,它固守着它那一片天...
-
关于道家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
任何儒家士大夫或者儒家伦理道德的信奉者,他骨子里都有一种道家的维度,都有那么一种胸怀。...
-
西方哲学史中的实体主义和非实体主义
-
胡塞尔现象学导引
现象学就是现象学,就是显示出来。 一个人只有一种可能性,每个人只有一生,但看了一部小说以...
-
马克思的人学现象学思想
马克思:“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本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本主义,等于自然...
> 查看全部14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