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 光路的弯曲 第一次 检验了 广义相对论。黑洞周围存在弯曲剧烈以至于光都要沿圆形轨道运动的曲线:在那 冲自己的脸发射光束 反射的面部影像绕圆形轨道一圈 到后脑勺在反射回来 你可以看到自己的后脑勺。离黑洞足够近 空间弯曲会越来越剧烈
* 大质量恒星晚年在自身引力下坍缩 逃逸出恒星的等离子体喷流的速度越来越高。但恒星坍缩不是形成黑洞的唯一途径
* 从黑洞内往外看 来自星系的光如雨点般倾泻而下 如高度扭曲的外界影响 黑洞内部光明一片 — 如一块单向透视玻璃
* 遗憾的是,大型强子对撞机从未成功探测到任何黑洞。目前唯一可行的迷你黑洞工厂就是宇宙大爆炸。微观黑洞可能形成于宇宙演化最初阶段,原始黑洞也会以霍金辐射的方式蒸发消失。蒸发掉的黑洞分解为其他形式的物质残余,为第一代恒星的孕育提供了养分。这些恒星会逐渐死亡,坍缩成大型的、寿命较长的黑洞。没有证据表明宇宙中曾出现过这些原始迷你黑洞。但证据证明,宇宙大爆炸几十亿年后能够形成黑洞时,宇宙就恰逢其时地产生了恒星级黑洞
* 任何物体都无法从黑洞逃离,黑洞却纵容自己释放霍金辐射,从而缓慢蒸发。使黑洞异常黑暗的特性,即事件视界,恰恰也与黑洞的本质相悖,它竟允许黑洞以量子辐射的形式发射。霍金证明,辐射热量会泄露到事件视界外的空间,信息却无法与之同行,最终黑洞会在霍金辐射中爆炸,什么都不留下,包括事件视界。黑洞越大 霍金辐射越微弱
* 最终能够留下的只有信息。我们的起源,我们的进化,我们求知的雄心,我们在地球的存在,都将以一种不可读的形式传播。信息不再记录时间,我们的历史从实质上被抹除了。黑洞,也终将不复存在。
43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