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页
谶纬书的出现,大约负有三种使命。其一,是把西汉二百年中的术数思想作一次总整理,使得它系统化。其二,是发挥王莽、刘歆们所倡导的新古史和新祀典的学说,使得它益发有证有据。其三,是把所有的学问、所有的神话都归纳到“六经”的旗帜之下,使得孔子真成个教主,“六经”真成个天书,借此维持皇帝的位子。在两汉之际“民神杂糅”的社会中,自然该有这种东西大批地出现。 谶纬的内容,非常复杂:有释经的,有讲天文的,有讲历法的,有讲神灵的,有讲地理的,有讲史事的,有讲文字的,有讲典章制度的。可是方面虽广,性质却简单,作者死心眼儿捉住了阴阳五行的系统来说话,所以说的话尽多,方式只有这一个。我们只要记得了汉初的五色天帝,转了几转的王莽的五德说中的人帝,又记得了阴阳五行的方位和生克,就好像拿了一串钥匙在手里,许多的门户都可以打开了。 …… 纬是明说解经的,经是孔子定的,所以在谶纬里,孔子是一个中心人物,受渲染的程度比几位圣帝明王尤为高强……孔子既是黑帝之子,也须做皇帝才对。况且那时周已衰了,本该有新受命的天子起来了,孔子为什么还不做皇帝呢?他们揭开这个谜,说因周是木德,木只能生火,不能生水;孔子虽有水德,无奈不当令,他只得为火德代劳,替未来的汉朝制定许多法典——“六经”…… 当孔子把《春秋》和《孝经》——两部最重要的法典——作成时,吩咐七十二弟子向北辰弯了腰站着,又命曾子抱了《河图》、《洛书》,他自己斋戒沐浴,穿着绛色的单衣,朝着北辰拜下去。那时天上就有云气起来,白色的烟雾一直降到地,一条赤色的彩虹从天而下,变作黄色的玉,长三尺,上有刻文。孔子忙跪下接起,读道:“宝文出,刘季握。卯金刀,在轸北,字禾子,天下服。”(这是说刘季——高帝的字——要在轸宿分野的北面起事,后来统一天下。) …… ……如果没有王莽们把全部古文化重新整理,在整理时作了种种有意的改变,哪里会有这种古史出来!所以这种上古史问题其实只是中古史问题,而两汉之间的社会情况就是解决这类乌烟瘴气的假上古史的最好法门。 引自第151页
83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