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页 /74页
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就要设定什么样的目标,而目标又制约着思考过程。
做事情其实都是带有目的性的,有时候会找不到这件事情的目的而无法让自己的思考过程行进到正确的方向。就像看一本书,有的人想要多看几本书或事着急处理下个事情所以带着赶紧看完做为目的或事带着看了很多书的虚荣心作为目的,这样的思考过程制约着我们囫囵吞枣般的过完一本书。目的是量而不是内容的质量。有时候甚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都不知道目的是什么,甚至连个虚荣的目的都没有,那不就完全是在浪费生命于无意义的事情上面吗,大猩猩都知道为了吃到东西而去思考怎么用手。三思而后行也是把目的思在前面了。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为了完成父母老师眼中的好学生?是为了敷衍他们?活到老学到老,学习的目的为了自己。
只求外部行动的顺畅而不进行相应的思考,无异于奴化,因为这使人任由自身欲望,感觉和外部环境的摆布。
有时候处在的环境很紧张,不利于自己的长时间去思考或事迫于马上做出决定,往往这种时候做出的决定没经过大脑直接从嘴里出来了,这样的话往往会后悔莫及。问问自己为什么着急,别人催你可能也是他着急,如果你在着急说错话还不如想好了再说,任由自身欲望,感觉和外部环境所摆布是一种屈服服从甚至是奴化。
还有最后作者对教育者的思维训练用于平时课堂的建议。现在的课本上的内容很多都是千篇一律的在传递知识,没有前因后果的思维贯穿很难让学生理解中间所谓重点的部分,考试不是为了考验学生的记忆力,不是为了考验学生用了多少时间学习,不是为了考验学生听不听话,不是为了考验老师负不负责任,他的目的难道不是为了考验学生能自己理解并掌握的知识吗。所以我也不是很赞同中考高考直接淘汰一部分学生,一张纸又能提现一个学生的多少价值,但是一张纸却很可能毁掉一个人对后半生人生甚至是学习的希望。前半生在学校的学习应该是一种被有效引导,之后自己持续走下去的路,而不是当中考高考结束之后彻底的根学习再见的想法。彻底放飞自我并跟那段痛苦学习做永久的告别。所以老师很重要,教育方式也很重要,一个好的思维不只是可以掌握知识还能运用到生活中点点滴滴的问题上,留在脑子的不应该是一堆没有意义的符号。也不应该是毕业之后把所有知识留给老师的想法。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