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权力落入财阀手中
另外一个典型事例是,工业企业在很久之前早已实现了私有化,但政府和政界却公然插手私营企业的人事。以重工业企业浦项制铁公司和KT公司为例,浦项制铁公司于2000年实现私有化,KT公司于2002年实现私有化,意味着政府在这些公司内不再继续持有任何股份。尽管如此,每当政权更迭时,这些公司都面临着政府和政界压力,甚至需要更换包括董事长在内的公司人员。KT公司更是深受其害,不得不接受来自政府和政界的人员参与公司经营管理,被称作“降落伞集散站”。⑧浦项制铁也陷入恶性循环,每当政权更迭,不得不选拔符合新任政府口味的人员担任重要职责。 政府针对金融机构的人事干涉被称作“官治金融”。李明博政府时期,银行界四大金融公司的管理层几乎被有政府背景的人士把持,⑥朴槿惠政府时期,金融委员会也发生插手国民银行和釜山银行人事管理的丑闻。⑧金融监督院的高层官员以“银行实行封锁性经营”为由向釜山银行行长施加压力,要求其退职,金融委员长也曾公开发言支持财经部官僚出身的人士出任金融控股公司的董事长。可见朴槿惠政府的官治金融现象也非常严重。®2002年以后,虽然有39家储蓄银行因为不良经营被停业处置,但是金融委员会和金融监督院在它们关门停业之前没有正常履行过监管职能。⑧1997年外汇危机之后,综合金融公司和银行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连锁破产时,当时监督管理当局也没有履行过像样的监督管理职能。2003年当信用卡公司处于破产边缘时,金融委员会和金融监督院不仅没有履行过监督职责,事后也没有承担监督不力的责任。在后来的储蓄银行倒闭事件中,金融委员会和金融监督院的监管不力再次暴露。金融委员会不仅没有正常行使监督职能,其委员长还公开站出来支持由官僚出身的人士出任银行控股公司的董事长,而且银行与金融机构中17%的在职人员来自金融监督部门的退休官僚,金融公司沦落为金融监督当局官僚们的退休二线。 引自 经济权力落入财阀手中
45人阅读
懒残僧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韩国的新自由主义神话
将韩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实行的所有政策归类为新自由主义加以批判的主...
-
经济权力落入财阀手中
对于韩国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的评价,不同既得利益群体有不同的观点。进步左派与保守右派的评价...
-
经济权力落入财阀手中
-
无股东的企业1:劳动者作为所有者的公司
西班牙 “蒙德拉贡”(Mondragon)是作为合作社成立并成长为大规模企业的成功案例。蒙德拉贡...
-
1997年外汇危机下的外国资本
通过以上方法得出结论,在外汇危机发生后的1997年9月到1997年10月一个月期间,外国资金离开韩...
> 查看全部18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