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第一节
这一节是对佛洛依德派与罗杰斯派做了比较,关于人性善恶驱离的理解和比较。
罗杰斯派认为,倘若按照佛洛依德派的理论,动物的基本天性是邪恶的,那么对于狮子的狮性来说他就会一直杀戮,残酷到底,但从自然界现象看却并非如此,只是在需要吃的时候会进行猎杀,吃喝也不是无度的,不然就会有许多的胖狮子了。显然这里面并没有受到无底欲望的驱使,攻击性与破坏性还是在可控的范围内,大自然还是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平衡。对于狮性而言,没有受到饥饿的威胁,是一种安全的状态,便不会继续发展更邪恶的特性。对于人性而言,也类似,提供一种安全的坏境,没有威胁,拥有选择和存在的自由,即便也许会有一些攻击或破坏性的表达,会有“不正常”的冲动的欲望,但在这样的安全的环境和关系下,会逐渐成为自己,信任,趋向发展,自我逐渐调试整合到和谐的状态,个性会趋向于维系和改善自身的方向去发展。罗杰斯认为,只要环境足够安全,人性深层的特性是趋向发展、分化与合作的。
49人阅读
三石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八章 第一节
-
电子书357页
罗杰斯说:“在理解个人行为时,最好的办法是以他自己为参考系。” 这句话如何理解呢?我从我...
-
第九章威斯康辛州时期
罗杰斯认为当这种精神自由确实存在,或者逐渐加强的时候人们的生活方式就会显现出某些共同的...
> 查看全部4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