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页 意识与客体的分离
《慧命经》是这样描述这种解脱的。 一片光辉周法界,双忘寂静最灵虚。 虚空朗澈天心耀,海水澄清潭月溶。 云散碧空山色净,慧归禅定月轮孤。 这种对圆满的刻画描绘了一种心灵状态,也许可以把它称为底丛世界中分离出来,回到世界之外的一点。这样一来,意识空也不空。它不再被种种物象所占据,而仅仅是包含它们。此前直接纠缠意识的完满世界并未失去其丰富绚丽,但已经不能主宰意识。 世间万物对意识魔法般的要已经终止,因为意识与世界的原初交织已经消解,无意识不再被投射,它与事物原初的神秘参与也被消除了。于是億识不再被各种强迫性的意图所占据,而是像这部中国经典所说的那样转向了禅定。 引自 第二版序言
193人阅读
纸上得来终觉浅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44页,达到这种状态的前提是勤修戒定慧,欲望太多会产生危险,常人不易修得太深入。
最好不要一开始就对东方智者的秘密洞见了解太多,否则就是“邪人行正道”。西方人不要再次理...
-
第50页 第四章,意识和客体的分离
通过这种理解,我们摆脱了无意识的支配。我们这部经典的教导,本质上也是为了这个目的。 他教...
-
第51页 意识与客体的分离
-
第52页 分离意识
神秘参与只不过是主客未分的巨大残余,原始人仍在相当程度上受制于它。 只要主客之分还没有被...
-
第58页,生育和延续灵性的气息身体(细身)
把死亡当做目标来做这种本能的准备正是中国瑜伽哲学的基础与人前半生的目标,即生育和延续寿...
> 查看全部19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