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奴隶的母亲 阁楼上的疯女人
【117】 只要人工智能还在路上,美丽新世界还未来到,女人就要继续为人类做这样的基本贡献。哲学之永恒起始的问题“我是谁”不是给女人的,身为女人的“我”是人子之母,总得以木星、母爱来定义自身,已经决定,毋须多问。 引自 为奴隶的母亲115 【164-165】 一方面,女性的疯狂成了被书写的对象,乃至构成想象文明进步的一种方式,另一方面,女性感官的、直觉的能力又总是得到强调,甚至受到崇拜。针对女性的感受和认知方式,这种双重标准导致一种矛盾的态度,伯格曼镜头下的一家人,彼此之间的关系看似融洽,实际上围绕着作为妻子、女儿、姐姐的女主角,正表现出这种矛盾态度造成的紧张。 引自 阁楼上的疯女人149 【166-167】 消费成为一种“新常态”,甚至成为一种爱国行为以后,很难在指认它为病症,也因此,购物狂电影并不多见,即使有,也一定是喜剧,其中一定有一个青春无敌,即使输光所有家当也可以从头再来的女主角。 电影的罗曼蒂克化,几乎不是表现购物狂,而是在为购物狂编制童话故事。比起性欲来,购物的欲望与女人联系在一起的概率要高得多,而女人在社会中的生产性得到的强调则要少得多。 引自 阁楼上的疯女人149 【167】
将女性与拜物教绑定是十分不公平也经不住推敲的。首先,女性本身被“凝视”状态和主要为儿童进行的消费显而易见,其次,女人疯狂消费实际是免于恐惧的自由的象征。
51人阅读
疲倦的咖啡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好女孩上天堂,或走四方
1 辉夜姬漫游 2 萝莉与芭比 【51】 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加上特殊的东亚现代性,让洛丽塔故...
-
在男人的世界里
【98】 在性别相同的人中吗,因为阶层的不同而彼此隔膜,在阶层相同的人中有因为性别不同而难...
-
为奴隶的母亲 阁楼上的疯女人
> 查看全部4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