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幽暗与通明之间
但只要我选择了做他,我就处在这个身份要求的一切规定中。而且,我虽然可以选择不做这件事或那件事,我却无法不做任何事。就是说,我可以自由地不以这种身份或那种身份存在,但我不能不以任何身份存在。 身份成为人的外面的存在的根本方式。身份使人成为环境中的存在,而人除了在环境中存在之外并没有别的存在。 人的这种存在就正像那种黏滞的东西。表面上看,环境之成为环境,正像树之成为树一样,是因为意识给事物意义才造成的。因此,似乎人可以任意对待环境:我可以给它另一个意义,或根本不理它。 但事实上,人只要一进入世界,要想再从中脱身出来就不那么容易了:存在是黏滞的,它把人黏在自己那里,就像蜂蜜黏在手上、衣服上那样,让人恶心得要命。 引自 349/陈宣良萨特:幽暗与通明之间
51人阅读
Ricky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帕斯卡尔:渴望无限
追求永恒、无限、彻底、绝对、不变、常住、大全、至善是推动人研究哲学的一个重要的动机,甚...
-
萨特:幽暗与通明之间
所谓“意向性”,在现象学中就是指“一切意识都是对某物的意识”强调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萨...
-
萨特:幽暗与通明之间
-
萨特:幽暗与通明之间
我们说过,萨特认为共在是在第三者的注视之下实现的。 例如阶级,是一种共在。工人阶级是一个...
-
加缪:微笑着的悲哀
他认为,这些反抗所表现的否定精神是正确的,但是这些反抗否定一切的立场是不可取的。上帝不...
> 查看全部5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