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叙利亚/145
这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错综复杂的故事:一个中世纪的穆斯林圣徒,被埋葬在一座比他古老得多的拜占庭墓穴塔楼里。而又不晓得是怎么回事,他与《圣经》和《古兰经》里的乌利亚搞混了。也许这位圣徒的名字就叫乌利亚,久而久之,他的身份也就和《圣经》中与他同名的人混在一起了。更引人好奇的是,在这个一直以来都以基督教圣祠闻名的城市,狄奥多勒笔下的那些基督教圣徒刚刚离去,苏菲派的传统就直接接上。就像穆斯林祈祷的形式,他们的鞠躬和跪拜,似乎源于我在圣加百列修道院看到的古老的叙利亚基督教传统,正如最早的宣礼塔建筑明显源于古代晚期的叙利亚基督教堂塔楼,因此伊斯兰神秘主义和苏菲主义的根源,与拜占庭基督圣徒和在他们之前穿越近东的沙漠教父非常接近。 当下的西方世界经常将伊斯兰教视作一种与基督教截然不同的文明,而且伊斯兰教的一些人确实对基督教抱有敌意。但只有当你走在基督教的东方发源地时,才能意识到这两种宗教之间的联系有多么紧密。伊斯兰教吸收了基督教的经典和教义思想,且至今仍然体现了早期基督教的许多方面和实践(在现代西方基督教中已经没有了)。早期的拜占庭人第一次面对先知穆罕默德的大军时,觉得伊斯兰教仅仅是基督教的一支异端,从许多方面来看他们并没说错:伊斯兰教吸收了大量《新约》和《旧约》中的内容,也敬奉耶稣和古代的犹太先知。 如果约翰·莫斯克斯今日重返人间的话,他很可能会发现,比起当代的美国福音派,他对现代伊斯兰苏菲派要熟稔得多。然而这一简单明了的真理失落已久,因为我们一直把基督教这一源自东方的信仰视作一个西方宗教。此外,当前西方对伊斯兰教的妖魔化,以及近年来在部分穆斯林中出现的宗教激进主义思想(从许多方面来讲,它本身是对西方一再羞辱伊斯兰世界的一种反抗),导致很少有人知道或希望知道基督教与伊斯兰教深厚的“血缘”关系。 这些年来,由于这一点,以及其他一些原因,当代东方基督徒本就如履薄冰的处境越来越岌岌可危。他们和西方的教友信奉同一个宗教,却又和身边的穆斯林拥有强大的文化联系,于是尴尬地夹在这两个事实中间。因此,融合的重要性仍然存在于像先知乌利的圣祠这样的地方。这种受人欢迎的融合(基督徒在穆斯林的圣祠礼拜,反之亦然)在中东地区一度非常普遍,但现在只存在于少数几处相对宗教宽容的绿洲之中了。这凸显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即两大宗教之间的密切联系很容易归于遗忘,因为东方基督徒——伊斯兰教与西方基督教之间仅存的一座桥梁——为了应对伊斯兰建制派日渐高涨的敌意而逐渐移民国外。 引自 第三章 叙利亚/145
124人阅读
张清蕴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三章 叙利亚/145
我和乔治说我非常想到那个难民营去,和里面的聂斯托利派难民聊聊天。但他听我这么一说就开始...
-
第三章 叙利亚/145
“您认为如今住在叙利亚的基督徒安全吗?” “基督徒在叙利亚的处境比在中东其他任何地方都强...
-
第三章 叙利亚/145
-
第四章 黎巴嫩/213
“所以你认为基督徒输掉了这场战争?” “人们普遍这么认为。长枪党盼望的是两件事:要么在政...
-
第五章 巴以地区/305
当然,这些毫无关联的事件全然无法证明巴勒斯坦基督徒的论点,即有一场齐心协力的运动要把他...
> 查看全部6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