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第一、二章 欲望乃他者之欲
女人的厌女症是自我厌恶
恋物癖并非动物本能,而是高度的文化产物
《榻榻米房间秘稿》,写的是让卖身女人因性快感而达到忘我的嫖客“达人”的文化,是一个将终极的男性支配通过语言来实践并完成的文本。
崇尚少年爱的古希腊人的厌女症,比异性恋的现代人更彻底。
女人的快感,可以成为测定男人性能力达成度的指标,也是男人对女人的性支配得以完成的地点。
爱德华·萨德将“东方主义”定义为“支配、重构和压服东方的西方模式”“关于何为东方的西方知识体系”。所以,无论读了多少西方人写的关于东方的书,懂得的只是西方人头脑中的东方幻想而不是真正的东方——这就是萨义德《东方主义》一书的发现。
男人虽然描写女人,但其实是在饶舌地谈他们自己。……水田说,近代男性文学中的“女人”(并非真实的女人而是作为恋物癖符号的女人,故加引号),是构成男人内心世界的私人空间。男人为逃避公共世界而寻向“女人”这个空间……
“近代女性文学的特征是男性幻想的稀薄。”(水田宗子)
“性存在”是什么意思?弗洛伊德将“生的欲动”分为自我确认(identification)和性欲发泄(libido cathexis)两种。前者译为“同化”,后者译为“欲望满足”。社会学学者作田启一用最为简明的说法,将这两者表达为“成为的欲望”和“拥有的欲望”。
……将弗洛伊德理论彻底地符号化的精神分析家是拉康。
一部男人的历史,可以理解为为调整“成为的欲望”和“拥有的欲望”二者之间的关系而受苦的历史。福柯的名著《性史》一书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去解读。在古希腊,性爱的最高等级是同性恋。准确地说,是对少年的爱,不是成年男人之间的性爱。……
被插入、被得到、成为性的客体,这些说法的另一种表达,就是“被女性化”(feminize)。男人最恐惧的就是“被女性化”,即性的主体地位的失落。
男人对潜伏在自己集团中的“同性恋”的恐惧,也就是对自己也许会被当作性的客体,即丧失主体地位的恐惧。……由此可知,男人的同性社会性欲望是由对同性恋憎恶来维系的。而确认男人的主体性的机制,则是将女人客体化。……男人的同性社会性欲望,建立在厌女症的基础上,由同性恋憎恶来维系。这就是塞吉维克教给我们的精彩的理论。
不过,对于这种排除中间项的性别二元制所具有的普遍性,有人举出反证表示怀疑。比如德勒兹、加塔利等人所说的“n种性”。事实上,在人类历史上,不是只有男人和女人,还存在被称为“第三性”的非男非女的中间性别。比如北美印第安的博达切(Berdache)、印度的海吉拉(Hijra)、汤加的法卡莱奇(Fakaleti)等特定人群。
狭隘的特权意识、男人气、在共同犯罪中产生的同性社会性欲望的连带感,堪称“绝妙的劳务管理术”。
下流话自有一套规则和程序,是男人作为性的主体进行相互确认的仪式。加藤秀一称之为“男人话语”。
……于是我们得知,担保一个男人为男人的,不是异性的女人,而是同性的男人。男人的性主体化,需要的是认可自己为男人的男性集团。正如拉康一语道破:“欲望乃他者之欲。”男人是通过模仿其他男人的性欲望而成为性主体的。……即,男人的性主体化途径本身,就是一种排除了偏离和多样性的固定格式。
Alto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序/第一、二章 欲望乃他者之欲
-
第三章 性的双重标准和对女性的分离支配
萨义德在《东方主义》一书中指出,把对方当作不可理解之物(异人/异物/异教徒),将之从“我们...
-
第四~七章 男根崇拜
宫台真司说:“寻找性对象的整个体系的‘自由市场化’程度越深,成为性弱者的男人就会越多。”...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