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闻知石介身后奇冤,悲愤难抑
重理节情,对“富贵福泽”、“贫贱忧戚”均以平常心处之,是宋代士人带有普遍性的理想人格追求,欧阳修对此有着超人的自觉。当年一贬夷陵时,他就曾下定决心,一定要善处逆境,将贬谪作为砥砺节操、升华自我人格境界的契机,他看不起、更不屑于做那种患得患失的庸人。如今,岁月的历练、自我境界的不断提升,使他更懂得在苦难之中用种种美好的事物来自我遣玩,因而意气自若,心态安详,表现出泱泱君子的坦荡襟怀。这种精神品质在他此时的诸多诗文作品中都有体现。
33人阅读
shuixingtianxi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万籁俱寂的深夜,欧阳修奋笔疾书写下了《朋党论》
欧阳修在麟州考察之时,朝中形势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新政的实施严重地触犯了一些官僚权贵的...
-
痛定思痛,欧阳修心中充满了不平和愤懑
人生虽然充满了不可预知的苦难与悲哀,但总有一些值得期待、值得珍爱的人和事推动着我们继续...
-
欧阳修闻知石介身后奇冤,悲愤难抑
-
欧阳修倍感生命的脆弱,开始渐渐改变对佛、道的态度
然而,注重世间伦理、以治国平天下为旨归的儒家哲学,虽有“杀生成仁”、“舍生取义”的训示...
-
千里之外的京城,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开始了
这些元老大臣深知天下之事积重难返,希望神宗沉着冷静,切合实际,循序渐进地打开局面。然而...
> 查看全部19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