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484—511) 282
苏:那么,没受过教育不知道真理的人和被允许终身完全从事知识研究的人,都是不能胜任治理国家的。这个结论不也是很对的,而且还是上述理论的必然结论吗?因为没受过教育的人不能把自已的全部公私活动都集中王一个生活目标;而知识分子又不能自愿地做任何实际的事情,而是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就想象自己已离开这个世界进入乐园了。 格:对。 苏:因此,我们作为这个国家的建立者的职责,就是要迫使最好的灵魂达到我们前面说是最高的知识,看见善,并上升到那个高度;而当他们已到达这个高度并且看够了时,我们不让他们像现在容许他们做的那样。 格:什么意思? 苏:逗留在上面不愿再下到囚徒中去,和他们同劳苦共荣誉,不论大小。 格:你这是说我们要委曲他们,让他们过较低级的生活了,在他们能过较高级生活的时候? 苏:朋友,你又忘了,我们的立法不是为城邦任何一个阶级的特殊幸福,而是为了造成全国作为一个整体的幸福。它运用说服或强制,使全体公民彼此协调和谐使他们把各自能向集体提供的利益让大家分享。而它在城邦里造就这样的人,其目的就在于让他们不致各行其是,把他们团结成为一个不可分的城邦公民集体。 引自 第六卷 (484—511)
48人阅读
[已注销]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六卷 (484—511)267
苏:我们说,作为多个的东西,是看见的对象,不是思想的对象,理念则是思想的对象,不是看见...
-
第六卷 (484—511)269
苏:人的灵魂就好像眼睛一样。当他注视被真理与实在所照耀的对象时,它便能知道它们了解它们...
-
第六卷 (484—511) 282
-
第七卷 (484—511)283
哲学家生在别的国家中有理由拒不参加辛苦的政治工作,因为他们完全是自发地产生的,不是政府...
-
第七卷 (514—541)294
苏:几何学的对象乃是永恒事物,而不是某种有时产生和灭士的事物。 格:这是没有疑问的:几何...
> 查看全部104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