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死亡工厂
希姆莱之所以有信心要求手下在1942年底之前完成对波兰犹太人的屠杀,并不是因为他认为奥斯维辛会发挥主要作用,而是他知道三个新的灭绝营已经在波兰的森林里建成,大部分屠杀行动将在这三地展开。与奥斯维辛不同,这三处很少为公众所知,它们分别是贝尔赛克(Betzec)、索比堡(Sobibor)和特雷布林卡(Treblinka)。如今,人们大谈特谈的只有奥斯维辛,这其实非常讽刺,因为让三个灭绝营的名字从历史上消失正是纳粹的愿望。他们在屠杀计划得逞后,竭力抹去证明这三个营地曾经存在的每一丝痕迹。早在战争结束前,纳粹就拆除了这几个灭绝营,把它们恢复为森林或重新开星为农田。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纳粹从没打算销毁奥斯维辛存在的证据,即便在它解放之前的最后日子。奥斯维辛作为集中营,沿用了纳粹体制在战前就已确立的做法,纳粹从来不曾打算向公众隐瞒这类营地的存在,事实上,同为集中营的达豪就建在城镇的郊区地带。对纳粹来说,明确表示他们会关押和“再教育” 他们眼中的异见人士,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政治宣传。正如我们之前所讨论过的,只有在奥斯维辛的囚犯遭遇大规模集体处决之后,这个营地的另一重功能才品现。因此,纳粹撤离奥斯维辛时炸毁了毒气室,却把其他大部分设施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引自 第三章 死亡工厂 “对纳粹来说,明确表示他们会关押和‘再教育’他们眼中的异见人士,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政治宣传。”
40人阅读
十季豆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二章 服从命令与自主行动
送给所有大白: 1946年4月7 日,美国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吉尔伯特(Gustave Gilbert)博士在纽...
-
第二章 服从命令与自主行动
17岁的露西尔·艾兴格林是希特勒改变政策后首批遭到驱逐的犹太人之一。1941年,她的母亲接到...
-
第三章 死亡工厂
> 查看全部3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