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3 无性之性
综上所述,解放区实现的男女平等,一方面是生产方式的需要,一方面是新的社会秩扉的需要。而“男女平等”在很大程度上是那种通过逍灭差异而实现的个体对群体、百姓对代表全社会成员利益的政权的统一隶属方式在性别上的表现。在某种意义上,男女平等几乎成了没有区别、没有性别之分的同义语。这样,“妇女解放”便被赋予一个简单化内涵,它仅仅意味着从一个低于男性的地位上升到与男人相同的地位,并俨然就此解决了性别压迫问题。但是,正如我们在这时期文学中所看到的,这场未经触动性别这个字眼便似乎实现了的“妇女解放”并非性别解放。回避性别的结果只能是男性视点立场,男性的主体——主人意识在文化心理层面的继续统治,哪怕妇女已经被允诺了与男人平等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权力。女性这种“不全解放”或许可以分外清楚地说明,在一个饱含差异的社会里,这种无差异的平等的社会秩序依然只能是一种权力结构,它一方面消灭以往残害人民、阻碍生产力的旧统治,一方面以消灭各种差别包括贫富之别、知识分子与乡土大众之别、个人与集体之别、上层与下层之别甚至男女之别的方式,消灭着任何一种离心力和反叛力及怀疑,以巩固自已,甚至连最古老最基本的性别离心力也不例外。在这个权力结构面前,女性、个人,个体等那些注定以差异性反抗总体的专制的东西不免便会作又一次献祭。 引自 第十二章 40年代:分立的世界
29人阅读
ʘʚʘ嘎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P181 另一种乡土人众
在《生死场》中,大体可以归纳出与乡土生活样态相应的三种群体心态。一是与乡土自然生产方式...
-
P189 彻悟与悲悯
……萧红对国民灵魂的观察与《生死场》时期相比也有了相当的变化。同样是群体,《生死场》那...
-
P203 无性之性
-
P205 女性与个人共谋
然而,“个性”在这个时代已经自身难保。本来,在民族危机的大时代,个体的生存一方面显得无...
-
P208 牢狱与自由
在这种特定的文化和心理储备下,对这牢狱中的一代最为重要的问题,便不像父兄那样是对所说的...
> 查看全部47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