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看
大家都知道,拉面店里通常会放着一口大锅,里面满满地装着一锅熬好的高汤。沸腾的汤面上漂浮着上下翻滚的葱姜和猪骨等汤料。老板在往外舀汤之前,会用一柄大勺子在汤面上划拉一圈,再舀。 我特别喜欢这个场景,百看不厌。 人们想喝的,是汤面下用各种汤料熬制出的澄澈的汤头。但是,由于汤面上漂浮着各种各样的配料,舀汤的勺子稍微停顿一下,这些汤料便会冷不丁地溜进勺子里。所以,在舀汤的时候,必须先用勺子划拉一圈。 写作也是一样的道理。为了更好地展现那些我们真正想表达的内容,为了把有趣的内容立体地呈现在大家面前,我们就必须先做足铺垫。 在拉面店出餐的整个过程中,小心地把漂浮的汤料划拉开,精准地把顾客想喝的汤头舀出来,其实才是最难、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这就是我从拉面店的日常情景中获得的一个启发。 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多余的东西趁我们一不小心就会混进来。如果不把它们剔除,就会干扰到我们真正想表达的内容,或者影响事物原本的滋味。 如果能一气呵成地完成这个去粗取精的过程,那将是何等畅快的一件事。 引自 浮现在表面的种种 我一直希望大家能够明白一个道理:自身如果没有足够的力量,是无法从那些吸引力中全身而退的。 引自 远离吸引力太强的东西 我觉得人们能否感到幸福,实际上并不取决于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是否幸福,或者欲望是否得到了满足,而是取决于他们心中是否有幸福的预期,是否认为未来可期。 引自 幸福的预期 错误分为两种:需要改正的错误和不改正也可以的错误。 以这句话开头,让人感觉似乎又要出现金句了。 生活中有很多歪打正着的事情,比如缺陷美啦,“错”也是一种个性啦,所以是否也存在那种不改正也可以的错误? 也就是说,当你意识到一个错误无法改正时,那就只好将其转化为自己的魅力值了。这时候,不改正反而能凸显自己的风格。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由谁来决定一个错误要不要改正呢? 这世界上本来就没有永远正确的人,只要是人,或多或少都会犯错。 难就难在,有些错误需要改正,有些不需要改正,还有些我们想改也改不掉。 其中的区别,也只有当我们长大成人之后,才能够慢慢体会。 引自 两种错误 就像为了放好屁就要注重饮食一样,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判断对思考而言也尤为重要。为了放好屁,我们需要生活规律,没人的时候可以尽情释放,而在有人的场合便要适当地控制。 我曾经想过,是不是可以用与放屁非常相似的方法来进行思考呢? 引自 你给我想想看
102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