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余事”之乐:宫体诗及其对“经典化”的抵制
梁代宫廷诗人沉迷于事物的外表,特别是那些转瞬即逝的、脆弱的、多余的事物。也许对这样一位诗人最合适的描述是把他比作一个收藏家,因为收藏家“在其语境之外‘引用’某物,以这种方式摧毁了物在其中得到价值和意义的秩序系统”,然而同时也“把物从它们的实用性之奴役当中解放出来,以‘真实’的名义为它们在收藏里找到一席合法的地位”。 引自 第四章 “余事”之乐:宫体诗及其对“经典化”的抵制 格律诗的萌发初期,作诗有点像打标签,作家们喜欢以身边各种微小的东西作为主题,灰尘、烛火、蚊虫、脓包,各种破烂玩意,所谓格物致知?
87人阅读
半生桐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169页
钟嵘、萧子显对写诗用事过多的批评,说明“流便”已经被视为重要的价值。在五世纪末年,谢朓...
-
第四章 “余事”之乐:宫体诗及其对“经典化”的抵制
徐陵在《玉台新咏》序言中所赞美的文学女性并不是想象虚构,而是真实的历史存在。我们倒是应...
-
第四章 “余事”之乐:宫体诗及其对“经典化”的抵制
-
第四章 “余事”之乐:宫体诗及其对“经典化”的抵制
没有这些诗人,我们不可能有今天的中国诗歌经典。但是这些诗人自己却一直被排除在经典之外—...
-
第六章 明夷:皇子诗人萧纲
王夫之是极少数欣赏南朝诗歌的传统批评家之一。在评价萧纲的两句诗时,他曾说: 唯杜子美早年...
> 查看全部5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