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史官制:天下人心
欧洲最初了解中国,是通过明清来华传教士们带回的信息,形成了短暂的“中国热”。凡尔赛宫的舞会上法王穿着中国服装,塞纳洞边民众争看皮影戏:淑女养金鱼,命妇乘轿子。由此微起了两限大师的争论。一派是以伏尔泰为首的“崇华派”。他想 “托华改制”,把自己的书房称为“孔庙”,给自已取笔名叫“孔庙大主持”;菜布尼茨认为中国的“科举取士”类似柏拉图的“哲学王治国”;魁奈认为“中国的制度建立于明智和确定不移的法律之上,皇帝也要审慎遵守”另一派是孟德斯鸠为首的“贬华派”,为了指桑骂槐反对法王的“绝对王权”,而把中国塑造成东方专制的典型。同样是君主统治,西方人可以叫“君主制”(monarchy),而中国人只能叫“专制”(despotism)。因为欧洲君主制有贵族和教会制约,而中国没有。 引自 第二节 史官制:天下人心
74人阅读
东南五环卡比兽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二节 史官制:天下人心(与顾准史官文化对应)
《史记》中不光批评了汉武帝,还写了刘邦之猜忌、吕后之乱政多个功臣名将之微处,将汉的开国...
-
第二节 史官制:天下人心
《史记》中不光批评了汉武帝,还写了刘邦之猜忌、吕后之乱政、各个功臣名将之微处,将汉的开...
-
第二节 史官制:天下人心
-
第二节 史官制:天下人心
西方很少认真倾听过中国。几百年来的现代化始终以西方为中心,中国一直处于被改造被教育的边...
-
基层自治与基层政权,两套文明逻辑。
”翻看一那欧洲州史,看他们直从希腊以来,水远是分崩离析,各自立国,互不合作。虽面对大敌...
> 查看全部6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