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腔调的根源:不能与不为
造成晦涩的另一个起因,是作者对自己的意思都不十分定,他对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有个模糊的印象,但或是由于智力的缺乏,或是出于懒惰,而没有在脑子里将其形成清晰而确切的意思,那么他无法 用精准的方式将混乱的观念表达出来,也就不足为奇了。 作为读者,咱们该怎么办呢?看不懂是该怪自己太笨呢,还是怪作者太懒?跟大多数读者一样,学生阶段的我通常做内归因:我读书少,作者一定是很牛的。然而年岁既长,我开始明白:作者最重要的就是写作清晰流畅的文字,降低理解难度,为读者提供方便。所以,请你一定要调整心态:如果读不懂一篇东西,大可不必怪自己,而是要理直气壮地把矛头指向作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形成健康的倒逼机制,逼迫作者们清晰地写作。 引自 (二)腔调的根源:不能与不为 上面一个是自己也有的缺点,下面一个是不要自我责备的心理
29人阅读
⠀AAA冬枣甜脆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p30
北大法学院的朱苏力教授担任院长期间,每年都给学生做开学致辞。2003年致辞跟本章主题颇接近...
-
p36
说得太棒了!好的文字就像窗户上的透明玻璃,读者透过玻璃可以清晰地看到窗外的景致,以至于...
-
(二)腔调的根源:不能与不为
-
疑问怎么样提出
判断问题是让大家靖蜓点水地息略还是会讨论得热火朝天?我经常跟学生说,好问题通常无法一下...
-
(一)公交车测验与旗杆式学问 应试教育的鄙陋
《阿甘正传》中一部分情节是阿甘在公交车站跟别人讲述的。假设你在车站等车,手机上的帖子和...
> 查看全部11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