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开放与封闭的形式
封闭形式电影的摄影机却像在期待戏剧性动作的发展。人与物是安排在事先决定的镜位里。这种期待式的镜位(anticipatorysetups)象征了脆弱及宿命,摄影机好像在事情发生之前已经“知道”。在希区柯克的某些电影里,一个角色会在构图边缘出现,摄影机处于不利角度,离动作太远。但突然该角色“决定”回到摄影机期待的区域。这种镜位使我们期待动作的发生,因为直觉上我们期待有东西会填满该镜头的视觉空白处。从意义上说,开放形式暗示角色有选择的自由,有多种可供选择的选项;封闭的形式则暗示宿命及意愿的无奈,因为角色无法做决定,而摄影机能。 如果依题材而决定开放或封闭形式的技巧,效果会更卓著。牢狱电影若用开放形式,情绪上便不可信。但大部分电影都混有两种风格。像让·雷诺阿的《大幻影》前半部在战俘营中的场景,多采取封闭形式;而两个犯人逃走后,采取的便是开放形式。 引自 2.5 开放与封闭的形式 即使在同一部影片中,导演也可以根据每个镜头所需的情感或意念而自由转换封闭或开放形式的构图。例如这部影片的两幅宣传照都是描绘美军在越战中的情景。在图2-38中,人物在战火之下,同伴的身体甚至在框外,明显是开放形式。在此导演所运用的策略是暗示框外仍有与主题相关的剧情在继续,如新闻片一样,摄影师无法在人工艺术化的构图中完全囊括所有的影像,所以产生如此专断地将人的身体置在框外的画面。在图2-38b中,四个士兵冲向他们受伤的伙伴,构成一封闭式图案,表示将危险摒除于外。因此,封闭或开放形式并非本质上具有意义,而需与剧情的上下文结合才衍生出意义。例如有些时候,封闭形式可以暗示拘禁(见图2-37),但在图2-386中却表示了安全及同胞之爱。 引自 2.5 开放与封闭的形式
132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