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不死——感怀姚一苇先生
“因此在那个时代作者是为了自己而写的,是所谓的精致文化(High Culture)的时代。”相对于此,后现代进入了晚期资本主义,“有一件事却是肯定的,那便是‘文化工业’。文化成了工业,任何文化活动都是商品化了。这个现象把以往所谓的精致文化和大众文化的界线消弭了”。 引自 文学不死——感怀姚一苇先生
31人阅读
Joan !ove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我的创作经验
我们的古文明曾是这样的辉煌,在二十世纪,如果我们要拉长来看,这个文明的发展可能是一个低...
-
我的创作经验
我们作家的职责,是要写出人的困境,人的苦处。 前段《隐入尘烟》掀起“苦”的“思潮”。 一...
-
文学不死——感怀姚一苇先生
-
花莲风土人物志——高全之的《王祯和的小说世界》
如果将“乡土”的意义提升扩大为一个民族文化的基本根源,那么,一个有民族特色的作家,也必...
-
冠礼——尔雅出版社二十年
据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人对诗又突然狂热起来。大概人类心灵受了创伤,就会向文学寻找安...
> 查看全部15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