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中心地带的战争
同样,福山的分析和预言来自他对人类本能的政治学和心理学的理解。这种理解,这种关于人类行为本质上是为了获得自身和他人对他们的承认的观点,听上去当然很有道理。同时,人类的世界历史的驱动力是获得承认的斗争,福山的这一思想也在意识形态脱离常轨后再次盛行起来,它也是旧宏大叙事的一大进步。不过,仍有未到之意,事实上,是有两个方面没点到。一是,他并未表述清楚,民主制度和资本主义是否足以成为西方的特征,它们的传播是否意味着如此定义的西方将成为全球文明。另一个则是,他追随着黑格尔和尼采,视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为世界历史中具有突破性意义的事件。但它们来自何处?是否自由民主制度和市场经济纯属幸运事件不过凑巧发生,抑或是它们有着更深的基础?如果能回答这些问题,那么也就能回答那些更为宽泛的问题:这些安排未来可能拥有何种命运,它们与西方关系如何。 福山论述的主要是民主制度和平等条件下的社会心理,而不是对近代历史的分析或对未来政治的判断,尽管他的理论中隐约有此意。他旨在解释,为什么经 济和技术发展的自由民主制度综合体不会受到其他全然不同的政治观点的挑战,比如说共产主义或民族社会主义。 竞争场上的第二组是后唯物论和后现代主义。他们同样是普遍主义者,但与福山不同,他们用自己的方法宣称,文化和政治的万能原则是不存在诸如科学、民主或资本主义之类的中心法则。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美国和西方跨越了现代,进人了后现代时期,现代的特征是相信理性、技术、宏大叙事的历史与文化,但到了后现代时期,宏大叙事已无法令人信服,其正统性也颇令人怀疑,而理论的本质不过是个选择的问题或说是关乎修辞的事情,西方的三件套一不管是基督教世界版本或是古典自由主义版本一都已失效。最著名的后现代主义者让一弗朗索瓦·利奥塔(Jean-FrangoisLyotard)在1979年建议对“元叙事(metanarrative)保持怀疑主义”。元叙事,或说是宏大叙事,在利奥塔的界定中,“据说是万能的、绝对的或是本质的真相,用来使各种政治或科学方案具备合法性。例子比比皆在:通过工人的解放而得到全人类的解放(马克思);财富的创造力(亚当·斯密);生命的进化(达尔文);无意识的支配地位(弗洛伊德)”。这些宏大叙事中的其中一种是否更为合理,或者其合理性仅仅是相对于其他而言的,后现代主义者不单是对此不感兴趣,他们根本就不认为真理的问题具有任何意义。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忽略了启蒙运动怀疑论与激进论之间的区别,启蒙运动怀疑论对西方作出的历史分析对他们来说不过是另一版本的宏大叙事,激进论则在政治上要求改变。利奥塔坚信,所有的宏大叙事都具有纯粹的政治目标,它们揭示的不比其他关于真实历史或现实社会变革的叙事更多,所有这些都是无意义的概念。 引自 第十一章 中心地带的战争
69人阅读
芝麻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七章 从基督教世界到文明
法国革命选择了一条与美国截然不同的道路,它隐去了成为商业共和国的道路,而选择了一种成为...
-
第十一章 中心地带的战争
福山相信,历史的真实面目是好的,而且它现在正在重新表述着自己,为此他给出了两个理由。第...
-
第十一章 中心地带的战争
-
第十二章 普遍主义的失败和西方认同的前途
尽管卢梭和现代的世俗主义者均已陈明,而弗洛伊德也指出,人并非生来就是人格扭曲、神经过敏...
-
第十二章 普遍主义的失败和西方认同的前途
我写下这最后的几行文字,仿佛夏末一天的黄昏降临。西方,无论是从隐喻的意义上还是从地缘政...
> 查看全部12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