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彌撒
上头希望借助你的力量,复原《红楼梦》,当然要在尽量保持作品原貌的同时加以修正,去其糟粕,注入新时代的正能量。这项世纪盛举一定能大幅度提高总统的支持率。 P129 引自 《紅樓夢》彌撒 第一次见到她时,我想,美这种东西真是打通古今,千秋不易。秋水、白玉、芙蓉、霜雪这些古老的比喻此刻在她身上似乎仍是温热的。她进来的同时房门在她身后无声地关上。一身铁灰色的军装和她的姿容产生一种不协调的美感,像花枝插在废墟上。 P130 引自 《紅樓夢》彌撒 在我们的时代,人们普遍认同宇宙是漫无目的的时间和空间的总和,并对此安之若素;红学会的人不这么认为。亚里士多德相信宇宙的运行中存在一个「隐德来希」,是一切事物追求的终极目的,也是最原始的动力;拉普拉斯认为宇宙大爆炸时产生了第一批时间变数,第一批变数决定了第二批,第二批决定了第三批……因此宇宙间的一切在大爆炸的一刹那就已经确定了。红学会将二者的理论与对《红楼梦》的崇拜融合起来,形成了他们的教义:他们相信宇宙的意义就是《红楼梦》。 P140 引自 《紅樓夢》彌撒 《红楼梦》的结构是空、色、空。大荒山无稽崖是空,「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也是空,大观园内的种种则是色相的集合。毫无疑问,宇宙是以《红楼梦》为模型而建造的,有着同样对称的格局:宇宙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一无所有;中间则是《红楼梦》,一切色相的顶峰。对称的结构意味着《红楼梦》的消失是必然的。「白茫茫大地」不仅预言了繁华的散尽,也暗喻文字的消失。《红楼梦》从一切的内部奔涌而来,也终将弥散入万物。 P142 引自 《紅樓夢》彌撒 关于《红楼梦》,人类的使命包括了等待、扼杀、阅读、漠视、领会、误解、崇拜、毁禁《红楼梦》,直到它彻底消失。违背命运的行为本身也包含在命运当中。我们只想阅读它,那怕只复原一行,读一行有一行的喜悦。他又说,《红楼梦》虽是宇宙的意义,但它本身是个无用之物,红学会从未想过从中谋取什么力量、什么定律,哪怕可以借此推翻焦大同——政权在宇宙面前不值一提。他们只想品尝这本传说中最精微、磅礴、繁复、寥廓、热闹、苍凉、无限的书。 说实话,对于红学会这一套玄玄的说法,我说不上来信还是不信,但并不讨厌。我很外行(无论科学上还是哲学上)地想,每个人总会有某个瞬间,觉得此生就是为此刻而设的;推之于宇宙,或造物主,大概也该有这么个瞬间,否则岂非太不公平。说宇宙的意义是《红楼梦》也好,《B小调弥撒》也好,或是《快雪时晴帖》、《灌篮高手》、共产主义、冰镇可乐、某个人的微笑或一个亲吻,对我来说没什么不同。也许冰镇可乐是另一个平行宇宙的意义,反正我们这个,姑且就同意它的意义是《红楼梦》吧,我想。 P144-145 引自 《紅樓夢》彌撒 曹雪芹的整个灵魂就具象地栖身在我体内。就像世间不再有湖面,我这一小片积水就收容了月亮。 P156 引自 《紅樓夢》彌撒
50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