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一)西安里面
• 四日午后经朋友的介绍,我们在杨虎城公馆看到周恩来先生,他有一双精神而质朴的眼睛,黑而粗的须发,现在虽然已经剃得很光,他的皮肤中所藏浓黑的发根,还清晰地表露在外面。穿的灰布棉衣,士兵式的小皮带,脚缠绑腿,口音夹杂着长江流域各省的土音,如果照普通谈话的口音判断,很有点像江西人。
• 叶剑英的风度,有几分西洋人的味道,广东东江人的口音,还多少存留在口边。民国十六年广州暴动是张发奎最信任的参谋长,同时亦为策划与指挥广州暴动的最中心人物,张发奎先生事前对叶毫不怀疑,依为腹心,则叶之政治军事技巧,不能不成为相当老练。
(二)万里关山
• 这样渡过十数人,出不意袭败杨森之守兵,趁势直奔川康孔道之泸定大桥,大队亦从南岸星夜向泸定桥前进,前锋至时,桥上木板已被拆去一半,先锋乃攀铁索而进,以攻拆桥之守兵。守兵为此种超常之战斗行为所摄,呼“愿缴枪”,而铁索上人之答复是:“不要枪!要桥!”盖此桥为近十万人生命所关也。
(三)肤施人物
• 红大,那时已改为“抗日军政大学”,校门上贴了许多欢迎我的标语,因为中国新闻界之正式派遣记者与中国共产党领袖在苏区公开会见者,尚以《大公报》为第一次也。标语中有一条是“欢迎xx先生,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看了有几分不好受!
• 寝室内务,不大讲究,官长学生之间,也无多礼节,他说他们不赞成形式主义的。自然他们是以苏联红军作蓝本,而苏联红军的兵学原则,是法国拿破仑的遗留,重自由,重活泼。
• 最后到的毛泽东先生,许多人想象他不知是如何的怪杰,谁知他是书生一表,儒雅温和,走路像诸葛亮“山人”的派头,而谈吐之持重与音调,又类三家村学究,面目上没有特别“毛”的地方,只是头发稍微长一点。
(民国二十六年四月二十一日于上海)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