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
孔子认定宇宙间天地万物,虽然头绪纷繁,却有系统条理可寻。所以“天下之至赜”和“天下之至动”,都有一个“会通”的条理,可用“象”与“辞”表示出来。“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也只是说这个条理系统。寻得出这个条理系统,便可用来综贯那纷烦复杂的事物。
自从曾子把“一以贯之”解作“忠恕”,后人误解曾子的意义,以为忠恕乃是关于人生哲学的问题,所以把“一以贯之”也解作“尽己之心,推已及人”,这就错了。“忠恕”两字,本有更广的意义。
《周语》说:“中能应外,忠也。”
《声类》说:“以心度物,曰恕。”
可见忠恕两字意义本相近,不易分别。
我的意思,以为孔子说的“一以贯之”,和曾子说的“忠恕”,只是要寻出事物的条理统系,用来推论,要使人闻一知十举一反三。这是孔子的方法论,不单是推己及人的人生哲学。
48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