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独自用餐》读书笔记&阅读思考
人作为群居性动物,自然演变过程让我们有强烈的归属需求。我们既害怕被他人孤立,又有被群体认同的诉求,矛盾对立存在,所以难免会心生焦虑、恐惧社交,但又渴望与人交往。人非孤岛,既然无法逃避人际交往,那么通过 “教科书式” 方法论,刻意练习我们的社交能力很有必要。
但书本教条终究是冷冰冰的,极大可能掌握了方法技巧,社交能力依然没多少精进。归根结底,任何科学方法都得付诸行动。亲身实践、小心求证、获得朋友,循环往复积累你的人脉。再具体些,从关系最熟悉的朋友开始吧,思考我能为他人提供什么,动之以情召唤人心,愿你我都能成为受欢迎的人。
补充:推荐一本书籍《心花怒放的人生》,本书在 "幸福人际" 章节阐述了一些幸福人际交往的价值观念与行动方法,建议互为补充阅读,另外附上 思维导图 作为参考。思想篇
1. 人们合作互助,与所谓的操纵与索取没有半点关系,很少人会计算付出多少或获得多少回报。一旦用这种观点看待人脉的重要性,与他人建立关系便会成为你生活的主旋律。
2. 在零和游戏中,虽然一方占据了所有利益,但长远来看双方都得不到好处。双赢才是这个联系着的世界不可或缺的东西。
3. 向企业贡献忠诚,企业回馈我们生活保障,这是一种美化了的旧时代奴隶关系。
> 启示:寻求一种不是对公司的盲目忠诚,而是更私人化的忠诚与慷慨,一种对同事、团队、朋友、客户的忠诚与慷慨。
4. 关系像是肌肉,使用越频繁,它就越健壮。
5. 对社交资产的运用才会增加社交资产的价值,即关系是需要人为刻意的情感去运营的。
6. 索取前适度慷慨。
> 启示:索取前先给予适度慷慨,互相之间帮助则欠下了人情,还人情过程便建立起私交。实际上也是帮助你在跨越社交圈或者阶层时最有力的武器。
7. 以他人角度谈及一些话题,让双方快速熟络起来,也让对方感受到你的诚意。
8. 有机会一定要结识各行各业的人脉,比如饭店老板、房产中介、教培老师等。
> 启示:强联结/弱联结理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不要小看任何人脉的力量!
9. 付诸行动:承认恐惧、个人并非个例,每一次都努力做到最好。
10. 克服恐惧方法
1) 以社牛为榜样
2) 学会说话:思想内涵、街头智慧、专业知识都需要修炼提升
3) 接受心理治疗
11. 与陌生人交流箴言
1) 表明立场:冷静了当告诉对方你的想法
2) 表达情感
3) 告知目的
4) 开放问题:把要求包装成一个问题;一般对方是对立面,尽量找一些反对或者不行动的理由,从而反证必须赞同的必要因素。
12. 避免成为 "社交傻瓜"
1) 蜻蜓点水式社交。
2) 豪不掩饰自己的野心,只与上级结交,而忽视同级。
3) 把员工同事当作可随意差遣、帮你完成任务的下属。
> 仆人式领导,对员工怀有同理心、拥有共情时刻、适时适机示弱。毕竟需要专业的人才成就伟大事业,只要愿景目标一致,其他都是小事。
4) 不要捧高踩底。
5) 不要追求高效率,类似群发节日祝福、群发朋友圈的行为,显得多没有诚意,还不如不发!
技巧篇
1. 了解一个人,避免不了去了解他遇到的问题和他的需求,获取答案的途径就是提问与倾听。
2. 与陌生人建立交情第一步,尝试谈论双方或者对方感兴趣、产生共鸣的话题。
3. 拜访或初识对方,即使吃了闭门羹不要紧,有机会再见面时要积极心态去面对。
4. 用你的热情做向导,引领你找到正苦苦寻找的活动或项目,用你的爱好去联系新朋友、维系老朋友。
5. 时刻了解最新时事;培养合适的兴趣,某些冷门的兴趣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巨大收获。
6. 强联结 v.s. 弱联结
1) 强联结:与你做同样的事、跟你待同样环境、获取的信息不相上下的人。
2) 弱联结:身处不同环境的各色人群,可获得大量不同领域的知识及信息。
3) 启示:如果高效发展弱联系,是的社交边际效用最大化?
a. 不要蜻蜓点水般认识人
b. 结识 "结构洞" 类型的人
7. 学会运用非言语交流
1) 面带微笑
2) 保持相对平衡的眼神交流
3) 舒展手臂,不要交叉手臂相对人家
4) 点头,身体稍向前倾
5) 学会与对方肢体接触,比如击掌、握手、拍拍肩膀
8. 不要将对话变得无趣,更甚变成个人垄断式的独白。要分享你的热情,但不要将它变成说教。
9. 成功的沟通取决于与自己联盟的程度以及和我们聊天对象匹配的 `乔哈里窗` 的大小。
> 乔哈里窗理论:对人们公开自己程度大小的归纳整理。
10. 人性最深处的准则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
> 启示:毫不吝啬对对方的赞美之词,并开口邀请对方继续聊天或见面(是我的荣幸)。
把交情由浅变深
1. 世界有三种东西可以让友情变得更深厚,它们就是 `健康`、`孩子` 及 `财富`。
> 理论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模型
1) 只有在满足了必须物品、安全和性这类处于金字塔底端的需求后,人们才有精力集中于高层次的需求之上。
2) 低层次需求就涵盖了健康、孩子与财富。
2. 帮助他人实现最基本需求,让它们有机会在金字塔上更上一层楼,相当于帮助他人完成了两件大事。
> 比如:关注他人健康、关注他人孩子的读书状况、或是给别人一份赚钱机会。
3. 面对陌生人,或者许久没有联系的朋友,生日或者纪念日,是破冰行动或者营造交谈话题的灵药。
> 即使口头不说,人们还是很在意自己的生日。
数字时代的联系
1. 信任 = 包容度 + 脆弱性 + 责任心 + 公正度
1) 包容度:不要对某事或个人打磨成光滑的平面,边缘最好保持粗糙。即还原事情本身、或表现真实自己。
2) 脆弱性:学会适时适机示弱;敢于把失败暴露在公众面前。
3) 责任心:
a. 对自己负责:坚持吾日三省吾身,时刻反省以追求更完善自我。
b. 对他人负责:你要对任何带有你名字的事物负 100% 的责任,没有借口!
2. 要给自己的计划留点空白,即留出适当放松的时间,去公园散步、约下老同学老同事喝茶等,总之做一些平日少做或者不会去做的事,即使当时看起来在做无用功,但长期来看受益匪浅。
付出就会有回报
1. 终身学习,无限进步。让别人在组织边界内重新定义你以及你的工作。但前提是你得重新审视、重新定义自己,不要给固定的要求限制你。
2. 工作做得再优秀,要学会营销自己。
3. 创建个人品牌,营销自己,也树立了一种个人事业。
1) 别人听到或者看到你名字时会想起什么?
2) 你能提供什么服务?
3) 找一个最大化发挥它们作用的地方。
4. 你所拥有的这一切思想、经历都是由所接触的人共同促进而成的,即使这些东西是我们亲身经历所得,或通过书籍、电影、音乐、绘画等获得,它们背后都是由人创造出来的。
> 启示:下定决心,社交可赋予我们更多,开始积累你的知识、经验以及人脉,为理想目标努力前行吧!
参考资料
[1] 基思·法拉奇,塔尔·雷兹. 别独自用餐 [M]. 文汇出版社. 2017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