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闽浙木拱桥传统究竟有多久? ........................ 313
因此,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在没有直接的技术传播的情况下,仅以游戏式编木拱桥概念的启发,编木拱桥的每一次被重新“发明”,都一定存在着形式与构造上的差异,深刻烙印着当地环境、历史的影响,因之应被视为一次全新的技术演化。正如我们看到的,闽浙的木拱桥与汴水虹桥、与中国西北以及中南地区的编木拱案例(详见第92~94页),有着鲜明的形式和构造差异。这正是因为每一次木拱桥的被“发明”,这颗种子的发芽,都要从本地的地理、历史、社会环境中吸取营养,从而生长出(有可能全然)不同的形貌。技术史的起源问题,从来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现身,而一定是本地经济史与文化史的一个组成单元。 引自 四、闽浙木拱桥传统究竟有多久? ........................ 313
90人阅读
以逆为名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四、闽浙木拱桥传统究竟有多久? ........................ 313
-
结论篇⎜反思 .................................................................337
在现代结构学中,“梁”和“拱”是一组对立的概念,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结构内力模式。梁是受...
> 查看全部2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