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时代的文化
贵族阶级独裁
律令制的土地公有原则逐渐变得有名无实。贵族、寺院等权贵的私有领地即庄园的发展愈加显著,不堪重负的民众逃离后,口分田不断流入庄园。律令制度也由于遭到人民的消极抵抗而难以摆脱解体的命运。另一方面,中央政府内部,官僚政治的力量日趋弱化,藤原氏开创了世袭摄政、关白的先例,获得了事实上与君主同等地位的要职,压制处于竞争地位的其他贵族诸氏,造就了藤原氏独裁的贵族政治时代。高官的巨额俸禄和从遍布全国的庄园获得的收益一起,成了支撑贵族阶级独裁的经济基础。 引自 平安时代的文化 平安佛教
最澄(传教大师)和空海(弘法大师)两位僧侣,平安奠都不久便奔赴唐朝留学,在学习了大唐佛教最新理论后满载而归,前者在比睿山建造延历寺开创了天台宗,后者以京都的教王护国寺(东寺)为据点开创了真言宗(之后在纪伊的高野山创立金刚峰寺,并在此地圆寂),成为平安佛教的开山鼻祖。两人虽然都打着“镇护国家”的旗号,但与前代处于僧纲管制下的寺院不同,他们的寺院作为以信仰为中心而结成的宗派性教团,无论在精神上还是经济上,都向获得独立地位的发展方向迈出了一大步。当时还没有进入到在人民大众中建立宗教组织的阶段,因此,天台、真言二宗只能选择让贵族成为檀越(后世的檀家)以寻求保护,为满足贵族们对现世的欲求而祈祷成了平安佛教最重要的职能。 平安佛教二宗中,天台宗原本是信仰法华经的宗派,但不久便被称为“台密”,成为以密教元素为主的宗派,与东寺的密教——真言宗并驾齐驱,使密教成为平安贵族信仰的中心。通过加持祈祷这一巫术的仪式满足现世欲求,拥有这一功能的密教,由于能充分满足为谋求升官和扩大庄园等现世利益而奔走的贵族们对宗教的期待,从而作为平安初期的宗教达到了全盛的顶峰。 引自 平安时代的文化 假名
汉文学的兴盛基本上只是表面现象,人们依然大量写作和歌,对假名的使用也逐渐盛行,这个时代可以说已经为后一个时代假名文艺的发展做好了准备。最近从藤原宫遗址发掘出了七世纪末以来写有文字的大量木简,其中能看到和后世的片假名相同的字形,假名的起源似乎可以追溯到相当古老的时代。 引自 平安时代的文化
61人阅读
Chandler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律令社会的文化
645年(大化元年)中大兄皇子(天智天皇)、中臣镰足等人发动了大化革新运动,开始按照中国的...
-
佛教传入日本(律令社会)
圣德太子 圣德太子信仰佛教,他在策划建造寺院——这一点我将在后面论述——的同时,潜心研究...
-
平安时代的文化
-
贵族社会的特色
在律令体制下,贵族也有官僚的一面,他们对参政有着自觉的意识,同时,他们作为官僚,以政治...
-
物语文学的繁荣
《古事记》等虽说是历史书,但在中国等国家没有类似的形式,也可以称作物语,但从并非个人创...
> 查看全部16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