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18,35节
法国人所谓“蓝色时光(I'heure bleue)”,英国人眼中的“幕光时分(the gloaming)”。“暮光”这个词,正如“微光、闪光、光辉、魅光”这些词联系在一起,只是轻轻说出来,就勾勒出屋门掩闭,花园薄暮,青草沿岸的河流在阴影中奔流而去的景象。这种蓝夜时光接近尾声时(会有结束的时候,的确有),你会感到切实的寒意与对疾病的恐惧,惊觉蓝夜将尽,天光无多,夏日已去。这本书就叫“蓝夜”,因为刚动笔的时候,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多地思考着身体的疾病、承诺的终结、天光的缩短、褪却的必然性、光亮的消逝。蓝夜,与光亮消逝恰恰相反,却又拉响光亮消逝的警笛。 引自第2页 但南加州的这些季节,总是来得迅猛夸张,不能确切地表明时光流转。而其他地方的季节,比如东海岸上为人称道的季节,则冷暖分明,让以清晰地感觉到季节的转换,南加州的季节象征着暴戾,却不一定会有死亡。纽约的季节—树叶无情飘落,天光逐渐暗淡,蓝夜随之而来——这些都意味着死亡。 引自第68页 种种报道都清楚地总结了一个教训:童年本质上就是危机四伏的。孩子弱小、天真,处手食物链的最底端,随时可能死去。 引自第99页 消逝。 化为泡影:就像济慈那句让她恐惧的诗句。 远去,如同蓝夜远去;消逝,如同光亮消逝。 消逝在一片幽蓝之中。 引自第185页
323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