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苏联—越南的威胁,1978—1979
驻京外交官都十分尊重邓小平,认为他是个可以打交道的人。外国来访者也很喜欢邓小平,他机智、专注,讲话直言不讳,愿意解决问题。乔治・布什在1975年担任美国驻华联络处主任时经常与邓小平见面,他说:“他态度明确,讲话直率,使人不会误解他的意思。 [9-3] 黄华曾多次陪同毛泽东、周恩来和邓小平会见国外的来访者,他在谈到邓小平时说:“他能很好地抓住主要问题,深刻理解并简单说明问题的实质,果断并且直截了当地作出判断和决定。” [9-4] 毛泽东对中国怀有过于宏大的、超越了现实国情国力的构想。邓小平与毛不同,他一向很现实,承认中国的弱点和落后。但是他也具备基本的自信:他知道自己代表着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它有着悠久而伟大的文明史;他的力量不但来自他个人战胜重重挑战而取得成功的经历,也来自于他对国内和国际事务的全面了解。和苏联的一些领导不同,他无意讨好洋人。无论洋人如何摆出泰山压顶的气势,他从不自觉矮个半截。相反,他在与外国领导人打交道时,把他们视为解决问题的伙伴,很快就直奔主题。由于没有心理负担,他便能既不畏强也不凌弱地坚决抵制他认为不符合中国利益的外来压力。 引自 9.苏联—越南的威胁,1978—1979 越南从1978年7月开始轰炸柬埔寨,每天出动飞机多达30架次,9月份又增加到100架次。 [9-41] 11月,中国领导人观察了越南的备战情况后断定,越南将在12月的旱季能够调动坦克时入侵柬埔寨。 [9-42] 邓小平认为,作出强烈的军事反应是绝对必要的。他警告越南人说,法国和美国的军队在越南遭受重创后,就无心恋战了,但中国作为越南的邻国是可以在那里呆下去的。然而越南人并没有把他的警告当回事。三年前邓小平对基辛格和福特说,希特勒入侵西方,就是因为西方领导人不愿意表明他们将作出强硬的军事反应。邓小平根据自己与苏联打交道的长期经验,认为谈判是没用的。他相信,要让苏联停止在东南亚的扩张,就得采取强而有力的军事行动。他打算“教训一下”越南,让它知道无视中国的警告以及向苏联提供军事基地,将付出多么沉重的代价。 越南总理范文同(Pham Van Dong)在1978年9月出访东南亚,试图使东南亚各国对越南准备入侵柬埔寨给予谅解。尽管范文同未能与东盟签订友好条约,但东南亚各国已打算向越南的强权屈服,因为它们没有其他选择。邓小平在11月决定必须出访这个地区,阻止它们向苏联和越南的威胁低头。 邓小平启程前往东南亚访问时,已开始准备针对越南入侵柬埔寨的军事行动,但并没公布这一计划。即使越南攻入柬埔寨,中国也不会像南朝鲜战争时帮助朝鲜那样,应波尔布特的请求出兵。邓小平担心陷入其中难以自拔。他决定以入侵的方式“给越南一个教训”,拿下几个县城,表明中国可以继续深入,然后迅速撤出。这也可以减少苏联派兵增援越南的风险。越南将由此明白,苏联并不总是能靠得住的,因而要收敛在这个地区的野心。通过攻打越南而不是苏联,中国也可以向苏联表明,它在该地区创建武力的任何做法都是代价高昂的。邓小平抱有信心,中国军队尽管因文革荒废了军事训练和纪律,缺少战斗经验,仍然足以同更有经验、装备更好的敌人作战,并达成他的政治目标。中国军队撤出后,将会继续沿边境一带给越南军队制造麻烦。 引自 9.苏联—越南的威胁,1978—1979
58人阅读
李美丽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5.靠边站,1976
1月12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幅覆盖着党旗的周恩来遗体的照片,这意味着悼念活动已得到允许...
-
开创邓小平时代,1978—1980
这些国家的农业生产率之高也超出了他们的想像。就像几年前的邓小平一样,他们得出的结论是:...
-
9.苏联—越南的威胁,1978—1979
-
10.向日本开放,1978
双方仍在僵持不下时,邓小平于1977年9月和10月分别接待了一些来访的日本政界领袖,中方认为他...
-
11.向美国开放,1978—1979
美方答应邓小平的要求,在1979年不向台湾出售新的武器,但美国打算以后恢复对台售武。由于卡...
> 查看全部19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