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龄自述》摘抄
◆ 献词
>> 穿越死亡的底谷,饱受世态的炎凉、黑暗的动荡和人际的绝望,我依然相信,当夜的黑暗消失殆尽,黎明的曙光终会姗姗而来。
◆ 第一章 “神的女儿”
>> 宋美龄,祖籍海南文昌,1897年3月5日出生于上海,排行第四,是家中最小的女儿。她的母亲倪桂珍是明末大学士徐光启的后裔,她的父亲宋嘉澍(又名耀如)在19世纪末中国的风云际会中,从一位虔诚的传教士一跃而为一名成功的实业家。
◆ 第二章 美龄盛放
>> 她自有定见,绝不接受别人的判断。她是最具独立精神的人,人生可能向任何方向发展。
>> 同时我因生活纷乱,陷于悲愁的深渊,也想找一自拔的途径,于是不知不觉地重又回到了母亲所信仰的上帝那里。
>> 我的所以惶惑,因为智慧有限。我们苟怀疑自己的决断,那么必须寻觅向导,得到向导之后,我们就可前进了,上帝决不会把我们引入歧途的。
◆ 我不是宗教家,我只是信任上帝的引导
>> 如今政治生活中充满着虚伪、策略和外交手腕,可是我深信这些并不是政治家的最有力武器,他们最有力的武器,只有忠诚和正直。
>> 我们耐心静待上帝的指引,而上帝的指引,永远不会错误的。
>> “愿主的意志实行。
>> 汝须尽心尽力尽意爱主——汝之上帝。
>> 对一向没有得到上帝指引经验的人做这种解释,有如使耳聋的人欣赏肖邦名曲。
>> 总之,在我看来,宗教是很简单的事情。其意义就是尽我心、我力、我意,以实行上帝的意志。
>> 我信仰的上帝,他有无限力量可以帮助我们,他的恩惠,简直会超出我们的想望和祈求。
◆ 第三章 “第一夫人”
>> 我拥有任何妇女都应该拥有的最美好的幸事:有一个投身于伟大理想的机会,并且有一个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丈夫。
>> 我不会只嫁给钱,但同时我也不会不嫁给钱。
◆ 合作与牺牲
>> “一箭易折,众矢难摧。
◆ 第五章 不言放弃的妻子
>> 余为妇人,世人必以为妇人当此境遇,必不能再做理智之探讨;故于必力抑个人感情,就全局加以考量。上帝创造了一件新的事物,那就是女人保护男人。
>> 她和中国都懂得坚忍不拔的含义。
>> 在宋美龄口述的西安事变回忆录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心急如焚的妻子,一个当机立断的决策者,一个无比清醒的趋利避害者。
◆ 西安事变回忆录(节选)
>> 余初闻余夫蒋委员长为西安叛兵劫持之讯,不啻晴天霹雳,震骇莫名。时适在沪寓开会讨论改组“全国航空建设会”事,财政部长孔祥熙得息,携此噩耗来余寓,谓:“西安发生兵变,委员长消息不明。”
◆ 致美国魏斯里母校的一封信(节选)
>> 你们在魏斯里,此刻还雍雍肃穆,我的四周却响着大炮的巨声,而且这声音一天一天往我迫近而来。我的精神辽远地飞越了太平洋重重的碧浪,到你们身边,略申微意。我还赠送你们一些物质的纪念品,一些中国特产的杯盏,好让你们在千里外与我共进一觞。祝福你们。
◆ 第十章 众说纷纭的传奇缔造者
>> The only thing oriental about me is my face.(我唯一还算属于东方的就是我的面孔。)
>> 她能冠冕堂皇地谈论民主,却不知道如何实现民主。——埃莉诺·罗斯福
>> 中国人不信任她,因为她太西化了;西方人不信任她,因为她又太中国化了。——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
>> 与其忍辱接受失败,不如光荣地冒失败之险,去争取胜利
>> 宋美龄绝顶聪明,是“近代中国找不出第二个来”的人物。西安事变之后,我之所以没有被杀,是因为蒋夫人保护了我。——张学良
>> 夫人的能力,抵得上20个陆军师。——蒋介石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