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区与政府的配合方式的变化
从一般的行政组织原则来说,在同一层级中有整体制(一元制)或分离制(多元制)的区别,宋以前是一元制,每一级行政区划设置一个唯一的政府,如县级政府、都级政府、州级政府等等。宋、明的高层政区则不同,不设专权的单一政府,而是将政府职权分散在几个大致相当的机构中,形成多元制的地方政府。在宋代,多元化就是指诸监司即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等政府机构,在明则是都、布、按三司(有时也借称为诸监司)。如果以较通俗的话来说。政区与政府一般而言是一对一的关系,亦即每一层级一个单一政区与一个单一政府。从秦到唐,政区与政府的关系都是这一模式。宋以后同时出现两方面的变化:一是同一层级可以有复式的政区,例如宋代诸监司路在地域范围方面与行政中心方面的不一致,明代都、布、按三司管辖地域的不相重合;二是同一政区有互相平行的各司其职的政府,例如宋代在同一路里存在诸监司(在明代则是都、布、按三司)各自为政,或协议为政的政府形式。简单地说,宋代以后,在同一层级中政区的单一性与地方政府的单一性都变模糊了。 另一方面,在不同层级中,政区与政府之间也发生不相吻合的变化。明代以前一个层级的政区对应一个层级的政府,而清代的省一级政区却与两级政府相对应,一级是布政使 、按察使等,一级是总督巡抚。 引自 第六节 地方行政组织变迁的基本特点209
79人阅读
STONEMAN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明代高层地方组织的都布按三司
明代对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要早于中央官制。起初是沿袭元制,在各地设置行中书省,到洪武九年(...
-
县是最稳定的一级行政组织
县以下自治性质的地方组织变化大,县以上行政区划和相应的行政组织变化也大。县级行政组织最...
-
政区与政府的配合方式的变化
-
高级政区的设置是历代最高统治者最重视最操心的问题
这里的“万里之州”是用来比喻历史上所有形式的高层政区。高层政区指的是不直接统县的政区,...
-
元末分省证明行省幅员过大不利于集权统治
蒙元帝国建立以后,将宋金的路降为统县政区,而在路以上建置起幅员空前辽阔的行中书省作为新...
> 查看全部13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