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吹吻橙
读过 易中天中华史:朱明王朝
锦衣卫监控所有臣民,东西厂除了监控所有臣民还要监控锦衣卫,内行厂的监控对象则是锦衣卫和东西厂。说得再清楚一点,就是特务们自己也不知道哪天被人告密。[30]纪纲粉身碎骨,便因为有宦官举报。 我:皇帝之外的人全部朝不保夕。 他:这就让朝野上下都忍无可忍,逼得他们同仇敌忾,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跟特务做斗争。当然,特务政治和制度是反不了的,能够扳倒的只是某个作恶多端的头子,比如汪直和刘瑾;以及后来新建的组织,比如西厂和内行厂。 我:其实,这两件事是一回事。我们知道,没有汪直便没有西厂,没有刘瑾也就没有内行厂。所以这两个人垮台后西厂和内行厂也不复存在,尽管西厂曾因刘瑾死灰复燃。 他:那就先说汪直。汪直又是个处处留意的有心人,与三教九流和闲杂人等都有接触,对社会上的种种弊端和猫腻了如指掌,大约同时也发展了一些线人。因此,当宫中发生一起妖道与宦官勾结擅入大内的奇案时,汪直的机会就来了。他乔装打扮成平民到宫外明察暗访,居然所获甚多而且无人察觉。陛下大为满意。诸多碰巧的结果,是另立西厂让汪直主持。汪直有了这样一个机会,便把他的特务天分发挥到淋漓尽致。再加上办案人员又从锦衣卫特别调拨,个个经验丰富手段狠毒,仅仅五个月就让京城鸡犬不宁。 我:正派的士大夫无不义愤填膺。 他:斗争就开始了此后的故事复杂曲折,就连某些宦官也加入到反对派的行列。其中最具有戏剧性的,是一次类似于二人转或者对口相声的宫廷演出。主角是个善于搞笑的宦官,扮演酩酊大醉的酒鬼,他的搭档则在旁边插科打诨。 搭档说:快起来,朝中大臣来了。 酒鬼躺在地上不予理睬,继续发酒疯。 搭档又说:皇上驾到。 酒鬼仍然发酒疯如故。 搭档再说:来的是汪太监。 酒鬼一骨碌就爬了起来。 搭档问:你这家伙怎么回事? 酒鬼说:我不知道皇上,只知道汪太监。 毫无疑问,这不会是汪直垮台的真实原因。此人最后也只是失去权势,却活到了寿终正寝。何况西厂撤销了,东厂便渔翁得利,原本窝囊的提督竟变得嚣张之极。好在那家伙不久也被免职。 我:接手东厂的太监与怀恩关系很好,下令除非遇到谋反案,不要无事生非,人们这才喘过气来。 他:取消特务制度则没有可能。只不过无论谁当皇帝,厂卫都只是用来干脏活的工具,同样并无人权。如果独裁者认为特务头子的势力威胁到皇权,那家伙就只有死路一条。朝臣和宦官联手扳倒刘瑾,正是看准了这点。太监刘瑾。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