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你》
@ZKD
安吉,哦,安吉 摘录:“几年以后,我读到了卡夫卡的《变形记》,格里高利内心毫不惊奇地变成了一只大甲虫,它被观看,被驱逐,它笨重地躲避,它的后背嵌进去一只别人扔向它的大苹果,它难受极了,但是毫无办法。我懂得大甲虫格里高利。我就是大甲虫格里高利——我不知道自己怎么就变成了这么一副样子,可我已经是这副样子了,我无力改变。我十几岁的生命除了这些黑白展览没有别的。除了枯燥的教科书没有别的。我知道可以有一些更有意思的事,比如野游,运动,画画,捣捣乱,说说怪话什么的。我也想过那样做,我也试图开始过。但是刚要开头,我就觉得不对劲,自己移了位,我会在别人眼里显得怪异,我害怕大家怪异的眼神,不,与其那样,还不如忍受灰色的生活更让我自如。尽管无趣,但是不会引起注意。啊我是这样害怕被注意——因为引人惊奇而被注意,以致我宁可闭眼忍受我吞噬的一切。”(P018)
亲爱的徐晓 摘录:“行动与写作,永难合一。对行动者来说,行动就是他\她的写作。对写作者来说,写作就是他\她的行动。我常常以此宽慰自己,为自己苍白而怯懦的生命辩护,忍耐故事与经验的残缺。在伯格曼的《第七封印》里,瘦骑士眼睁睁看着无辜女孩被当作引来瘟疫的巫女,扔上火刑堆。面对教士和群众的滔滔民愤,他未置一词,转身离去,突然思索着女孩灵魂的归属。”(P076)
穿越黑暗的玻璃 摘录:“无所谓。虚荣浮名都是给人看的,没有意义。你们只管发挥自己的才能就是。假如你们真喜欢做研究,那也要做有才华有创见的研究。盲从权威、故弄玄虚是不行的,离经叛道、敢做异端才有出息。搞文学就得有点异端精神,平庸是最大的不道德。”说着,锡庆师笑眯眯地夹起一根京酱肉丝,放进嘴里。这使从未出过校门的我下意识地以为,“异端精神”是极容易而又受欢迎的,是理应被无条件鼓励和接纳的,平常得跟京酱肉丝相仿。我的写作本来就有点任性,在锡庆师“没有不允许,没有不可能”的宽纵下,愈发放肆起来:角度、观点和行文求尖求险,只要能自圆其说,导师皆会认可;若语言漂亮,文体别致,他就毫不吝啬地大赞了。“在艺术的王国里,是没有平庸者的户口的。”这是他的口头禅。啊,我真喜欢这个老头——心肠那么仁厚,脾气那么温和,却对一切不拘成法之物敞开心胸,对艺术平庸横眉立目。我贪婪地将此照单全收,滋养未来的岁月。”(P095)
探究写作不快乐的根源及应当快乐之理由
摘录:“而写作却应当是快乐的!因为写作的目的是自由而不是奴役。是飞翔而不是坠落。是更新文明而不是复写文明。是创造自己的所知所感而不是验证和追随别人的所知所感。写作是说自己想说的话而不是说警察认为应该说的话。写作是明知幼稚但还是要说,因为她知道在说话的途中创造的图像便会渐趋完美。对自卑者来说,写作是一种自我肯定的勇气。对自恋者来说,写作是学会谦卑的路径。对所有人来说,写作又来自自我又超越自我,她使人意识到人类文明的浩瀚无尽。她可以学习无数的技艺但不可被技艺淹没,可以学习无数的知识但不能被知识压迫,可以领略各种思想但不可被思想所箝制。内在精神在斗争和纠缠之后重获自由,那种自由所产生的表达欲,绝非最初的倾诉欲可比。这是开放的世界和无穷的宇宙任我翱翔的自由,但首先,是掌握了翱翔之可能的自由。写作因此面向未知而有趣的世界,写作也因此面向流逝的韶光,无尽的文明,那些记忆中永难消逝的面孔,以及从未谋面的远方的陌生人。现在,我告诉自己:我的写作将与这些相伴,它会是一个充满快乐与悲伤的旅程。但永远不会是被奴役的旅程。”不得不承认,我很同意她说的话。”(P171)
寒冬的哭泣
摘录:“精神对于物质世界的脆弱性质于是显现出来:在这个时刻,精神生活与物质苦难是不可沟通的,它的丰富与辽阔不能把生存的苦难减弱一丝一毫,而只能使彼此感到更加孤独无助。同时,物质的饥渴和匮乏本身就会造成一种精神的苦难——精神因为缺少丰富和立体的滋养而变得日益荒漠化。对于无垠的荒漠而言,绿洲只是一个嘲讽般的梦想。
——只要你坐车时多给他点钱就够了。没错,就这么简单,我也是这么想的。我能做到的只是下车之后改了主意,付给他多于三块钱的车费。我看见他的脸上掠过一丝惊喜,然后,他破旧的棉袄就消失在夜色中。”(P203)
童心的天空
摘录:“我继续向前走,碰上一群十二三岁的男孩。他们在路上吵吵嚷嚷,用一种介于儿童和成人之间的沙哑嗓音。他们的眼睛黑白分明,闪烁不定地关注着路边飞驰而过的轿车。他们都穿着帅气的夹克衫、牛仔裤和高帮旅游鞋,做出酷酷的帅哥样子。“我妈给我买了双一百块钱的鞋,我看都没看,嘁,一百块钱,您答对要饭的哪?”“嘿,我妈跟我说了,你想要什么都可以给你,没别的,你将来出息了找个好工作就成。我觉得对,咱别瞎玩啦,好好学,将来找个工作,再当个大老板让人听咱们的,不比什么都强?你们说呢?”在一个温暖的春天的下午,一群本该讨论探险、捣蛋和玩耍的男孩子,却在一本正经地说着四十岁的话,我再细看看他们的眼睛,发现它们其实是灰蒙蒙的,就像工厂的浓烟污染的天空。”(P219)
体验几个动词
摘录:“即使有一天,我做得足够好,得到了全世界的夸奖,我也会转身回望那个世界,听听你的回答。如果你说“不好”,我就重做,直到你满意为止。
想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你影响了我的灵魂。因为你使我知道,人的灵魂原来可以这么真,这么美。这是我获得生命以来最感恩的事情。这使我对人世不那么失望。真的,认识你以前,我对它是失望的,但是认识了你,我就一点也不失望了。可你一下子就走了。
我曾经想:“我竟然从没真心怀念过一个人。现在我想:我宁愿从未怀念过一个人。我愿意所有美的灵魂就活在我身边,展示存在的希望。我害怕自己遗忘长逝者的美丽,而只记住尘世的肮脏。我害怕忘记你。忘记你,我就会忘记自己承诺给自己的使命,与其这样,不如不活。”
什么能够安慰我对你的怀念?也许我只有像你那样活着,成为我所怀念的你。只有这样,我才能对这个世界抱有希望。”(P227)
不幸的事
摘录:“卡夫卡的小说来源于:“自己是个没人需要且碍手碍脚的人”的意识。他的小说是这种不幸的分泌物。从这一点上说,我可算作一个女卡夫卡——当然,是个尚未分泌小说的女卡夫卡,只在不幸的程度上与他等同。这真是一件不幸的事。
可不是吗,卡夫卡如果不写作,他就一无是处;他如果没有写作才能而只有一颗敏感的心,等着他的只有自杀。
更不幸的是,文学史居然认为他象征了一个时代。也许因为这个时代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弃儿?上帝的弃儿吗?如果人还能够想到上帝,他就不是真正的弃儿。”(P230)
感激
摘录:“三舅每年春节前
都买来一箱烟花
我度日如年
眼巴巴盼着除夕快来吧
火焰的魔法
虽没有想象的盛大
第二年仍盼
奇迹开花
姥姥做的蒸肉
海米和肉香瓜
世上最香的香
我木头般的亲人哪
你们没有教会我幸福
却在命运的悲风中
为我撑起破碎的窝棚
你们软弱无依
却已倾尽全力
我都已收到
我长得还好”
(P256)
回放
摘录:“今天是你的生日
不敢看新闻
瞧着每天那么多治愈出院的
除了羡慕还有点嫉妒
到了饭点,站在阳台
望着
别人两口子在厨房忙进忙出
原来
这才是真正的幸福”
(P264)
“ 2020年2月6日夜
那位医生去世了
眼泪不能停止
他是像你一样的好人
又普通,又温暖
他的妻子今夜怎么过呢”(P268)
应许
摘录:“2020年10月27日15 点25分
芭比堂动物医院康普 利德分院
妈妈永远失去了你
对永远这个词
妈妈有些犹豫
既然信上帝
将来就可能重聚
虽然关于动物的复活与永生
那本书的暗示并不清晰
这念头令妈妈的悲伤
起伏不定
一个声音说:
你的缝儿已到神的怀抱
相信吧,神爱她
一定多于你爱她
另一个声音说:
缝儿已到了永远虚空之地
此去一别,便是永别
你所亏欠的,将永远亏欠”(P274)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