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到了1912年,足总还在规章制度上附加了一个著名的第34条条款:完全杜绝足球俱乐部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牟利的可能。英格兰足总不允许任何俱乐部董事得到俱乐部超额经营收入的分红,不允许俱乐部董事从俱乐部得到任何薪酬,哪怕一个俱乐部行将倒闭,其利余资产理论上也应该被转入当地其他体育组织。 引自 第一章 现代足球通史 / 1 怀特后来在接受采访时,对我回忆过当年的那段经历,“我们这几个俱乐部在1991年之前,就有多次试图独立的行为,不过五个俱乐部彼此间都不太团结一像阿森纳和热刺怎么可能团结一致?所以只要足总态度稍微严厉一点,这个试图独立的联盟就可能会立即崩渍。足总当时哪伯怕是通过媒体指责一下这几个大俱乐部的欲求过于贪婪,我想英超的独立也不会成功。谁能想到,我们独立过程中,最大的盟友居然就是英格兰足总。” 集中精力准备在改革话题上和联赛委员会开战的足总,正在审定一套由咨询顾问阿历克斯·费恩提出的足球商业化改革方案。戴恩和怀特的到来,给了足总大佬还击联赛委员会最强有力的武器,他们支持顶级联赛俱乐部的独立,因为这样将直接造成联赛委员会大权旁落,再也没有能力挑战足总权威。 三个足总大佬都缺乏对“五豪门”试探的深入思考,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忙于应付联赛委员会的攻击。或者说,他们实际的工作重心不是维持和促进英格兰足球发展,而是保卫英格兰足总的政治和社会地位——足球管理机构的最高管理者,居然不认为顶级联赛也完全属于他们管理的范畴。政治和派系斗争围绕的是管理权力,却忽略了足球本身。 从管理机构的角度看,这是英格兰足总犯下的一个天大错误,当他们沉迷于内部争斗,忽略了外部世界变化,一个他们毫无察觉的失误,暴露了自身致命的漏洞。顶级联赛俱乐部的足球商人把握住了这个漏洞,脱逃而去。 1992年,所有英甲联赛俱乐部从英格兰联赛集体退出,另行组织英格兰超级联赛。顶级联赛俱乐部达成了白己的独立愿望,可以自主签订电视转播协议,无须再和那些比他们规模更小、地理位置也更偏远的小俱乐部分享新增市场收入。他们甚至不用向足球运动管理者上缴一个便士一英格兰足总在放行顶级联赛独立的过程中,居然没有向挑头的“五豪门”提出任何经济要求。事实上,当戴恩和怀特登门拜访足总时,只要允许顶级联赛独立,足总如果提出一些涉及管理费用的经济要求,顶级联赛俱乐部肯定都会答应。这本应该成为足总从英超联赛委员会和顶级联赛俱乐部巨大市场收入中提取部分收入,然后再分配给草根足球、青少年足球的行业规范,然而当时的足总竟然一个字都没有提。 引自 第一章 现代足球通史 / 1 英超从英国足总杯独立。
付费电视作为新的媒体传播手段,通过夺取英格兰顶级足球联赛这一在英国社会不可替代的稀缺媒体资源,从而真正成为主流媒体的一员。也是从这一段谈判开始,英国球迷的免费午餐变成历史一为了每周都能看到英格兰顶级联赛的电视直播,发展到后来为了每周能看到英格兰本土职业联赛,他们必须要付出昂贵的代价。这种内容付费的新模式一经建立,就不可能再回头。 引自 第一章 现代足球通史 / 1 从此足球不再是平民的游戏。
新英与英超的合同还未结束,苏宁支撑的PPTV背后杀出,以7.21亿美元拿走英超2019一2022三个赛季,在中国大陆及澳门地区的独家全媒体版权。 引自 第一章 现代足球通史 / 1 苏宁败家子干的好事?
英超再能赚钱,在经济大环境恶化的时势里也走到了一个难以为继的节点。 切尔西球迷对老板阿布充满感激,因为阿布没有将投资俱乐部的巨额资金转为长期债务压在俱乐部身上。他不断直接放弃个人债权,增加切尔西俱乐部股本,因此账面上的切尔西,哪怕在金融危机时期,也走在一条相对健康的道路上。 引自 第一章 现代足球通史 / 1 阿布的钱本来也不是他辛辛苦苦赚来的。阿布帮助普京回收石油国有化的过程中,白捡了巨额的财富。这次俄乌战争,阿布干脆把切尔西直接白送了。
阿布扎比斜刺里杀出,让所有足球投资分析师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兴奋之中。当阿拉伯石油巨富把曼城变成了一个自我扬名的广告牌时,传统足球经济规律被彻底打破了。他们将过往高薪巨资求购足球人才的幅度放大了好几倍,“恨不得三年干完三十年的事情”(西蒙·库珀评论)。阿布扎比是将本国本民族的诉求,放到了他们投资曼城俱乐部的最高位置。这样的动机,和投资者特殊的经济政治背景结合在一起,只能让分析师兴奋且迷惑,因为这样的投资方是大家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他们直接明了地将民族政治的诉求付诸足球,让曼城俱乐部变成了一个超体有意义的复杂社会载体。 阿布扎比的求名,和此前国际资本投资完全不同。他们是不计成本的投资人,阿布扎比本身就相当于是国家主权基金的对外投资。他们希望的是,从奇兵突出开始的足球经营,为本国本民族,在长久时间内赢取全世界的欣喜和尊敬。 引自 第二章 资本的战场 / 105 阿布扎比主权基金比阿布这个暴发户还要疯狂。
钟方亮的分析里,将这些中资收购的动机分成四类:政府公关(GR)红利、商业利益迭代、专业足球青训外包以及资产海外转移。 政府公关红利的案例非常清晰:华信能源在捷克有过各种投资上百亿元人民币的手笔,从金融、能源、地产、旅游到传媒和航空。收购当地知名足球俱乐部只是很小的投资,获取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却极高。王健林投资马竞,也可以纳入这一类。 商业利益的迭代,是最符合投资逻辑的类别。郑南雁在酒店业完成了自己财富和知识的积累,收购尼斯俱乐部,进入的是法国第二大旅游集散地,对他在海外继续拓展自己的酒店和旅游业有着战略性的帮助。DG投资法甲里昂、复星收购狼队,与此类似。 赖国传领衔的英超西布朗收购,也有点保值定投的意思一西布朗在英超规模不大,但俱乐部经营健康,收购前连续3年保持盈利。收购之时,赖国传的团队就明确指出,会让俱乐部量入为出,而不会在收购之外投入更多资本来实现俱乐部竞技成绩的快速提升。以西布朗的经营状况,这种操作实现的可能性不低,与此同时,英超媒体版权和市场收入整体上不断上升,带来的效果就是俱乐部估值也会不断上升。1.3亿英镑的收购价格,只要俱乐部不降级,保值不成问题。时间稍长,实现更大幅度的价值提升,也是可以想象的前景。 徐根宝收购西乙B俱乐部则是明显的青训外包。徐根宝在崇明岛上十年磨一剑,积累一定的资本后,应该有在青训基础优秀的西班牙再造一个崇明岛模式的考量。欧塞尔收购、葡乙托里什人收购,有类似痕迹。 至于资产转移,这也是政府对海外足球俱乐部收购不再支持的原因。要明确指证某一桩收购属于机构或者个人的资产海外转移,除非证据确凿,否则很难做这种判断。不过从海外俱乐部收购的案例列表上去分析、去对号入座,难度并不大。 引自 第三章 中资收购,潮起潮落 / 129 各怀鬼胎。
路易斯.爱德华兹是如何当上曼联主席的。一开始只是一个小股东,然后找了一个马甲开始偷偷收购散落在大量小股东手里的股份。短短14个月,获得了2223股股份,花了大约4万英镑。最终成为董事会主席。后又注入大量资金,为了满足1英镑只能分5%的分红(后扩展至15%)。最终开始将曼联变成了提款机。 马丁·爱德华兹接替了去世的父亲管理曼联,并成功将曼联运作上市。马丁套现14%股票600万英镑,所有投入都一次性收回。 此后通过不断的套现,马丁在曼联赚取的纯利润在一亿美金以上。 引自 第四章 曼联:冒险家乐园 / 151 商业化的开始
弗格森,底层出身,码头工人的儿子。上任后出售成名球星,打造一支有战斗力的年轻队伍。7年后,终于拿到联赛冠军,从此开启弗格森时代(十年7次联赛冠军) 贝克汉姆,弗格森曾经的得意门生,随着小贝越来越商业化,矛盾也在加剧。最终低价转会皇马(2500万英镑)。从此曼联再无巨星偶像。市场价值大幅下滑。 曼联最赚钱的那几年就是弗格森用0成本培养出来的这批队伍,年薪低,无转会费。等到这批人开始年薪上来的时候,并且需要不断引进高价球员的时候,也就没那么赚钱了。 引自 第四章 曼联:冒险家乐园 / 151 弗格森因为一匹纯种马的配种权跟曼联当时的爱尔兰大股东马格尼尔和麦克马努斯发生决裂。导致弗格森被迫要退休。后格雷泽家族要花7.9亿英镑收购曼联。股东和弗格森都没有意见。弗格森终于可以结束和爱尔兰人的战争,并且接受了爱尔兰人250万英镑的赔偿金,放弃“直布罗陀岩石”配种权的起诉。 引自 第四章 曼联:冒险家乐园 / 151 一匹赛马配种权引起的战争。
曼联的深度营销: 雪佛兰的胸前标志7年5.59亿美金。每年8000万美金。aon的训练服冠名每年3000万美金,Dhl训练服赞助商每年1500万美金,耐克装备赞助合同每年2300美金,耐克曼联联名产品销售分成每年6000万美金。后阿迪达斯取代耐克成为曼联新的赞助商,10年7.5英镑赞助费。折合每年1.15亿美金。 到2015-2016赛季,曼联的收入已经高达4亿英镑(6亿美金)。 引自 第四章 曼联:冒险家乐园 / 151 收入高开销也大,基本上是一个高位运行的企业,掌控风险难度极大。
第五章:切尔西
切尔西前主席肯.贝茨就是个无赖,空手套白狼的家伙。在切尔西快破产的时候,1英镑就拿下了切尔西。1992年通过资本运作,通过成立一家切尔西村有限公司,将资产接收了。而负债留在原公司,导致原公司到债主和小股东血本无归。通过这种金蝉脱壳的方式,切尔西则起死回生。然而到了2003年,切尔西仍旧进入负债沉重的境遇。这个时候阿布出现了。爽快的以1.4英镑的价格买下了切尔西。阿布买下切尔西后,贝茨仍旧想赖着不走。占着看台一侧的公寓影响了体育场的扩建。不过无赖总会搞不过俄罗斯人。阿布是什么背景,不到一年时间,贝茨乖乖走人。
作者花了很大的篇幅讲阿布的生平。但和我看到资料有出入。我了解的情况其实是阿布是帮助别列佐夫斯基代持股份的,后面阿布倒戈。转向普京。别列佐夫斯基资产被国有化,而阿布获得巨额财富。
阿布在购买切尔西的动机确实是有通过这件事建立自己的国际声望,从而保护自己的安全。而在财富的挥霍上,可能也是因为钱来的太容易甚至内心也觉得钱不过是过眼云烟。
141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