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道家第一阶段: 杨朱
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引自 第六章 道家第一阶段: 杨朱 《韩非子》书中说杨朱“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和《孟子》书中说杨朱“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也”,两者含义还有所不同,后者正是杨朱“人人为自己”的思想,而前者则是杨朱“轻物重生”的思想,但两者和杨朱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它们是同一个理论的两个方面。 引自 第六章 道家第一阶段: 杨朱 道家不虚伪,生命至上,活着最好。因为一切过眼云烟,而这就是50知天命想的。当考虑自己好好活的时候,就变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52人阅读
脚印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四章 孔子: 第一位教师
这就是说,要认识世界存在的必然性,这就是“知命”,就是个人对外在的成败利钝在所不计。如...
-
第五章 墨子:孔子的第一位反对者
第五章 墨子:孔子的第一位反对者 墨家的产生来自于贵族中的一些从武的门客,对他们要求的忠...
-
第六章 道家第一阶段: 杨朱
-
第七章 儒家的理想主义派: 孟子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
-
第七章 儒家的理想主义派: 孟子
孔子对他的原理的解释限于个人品德修养的范围,孟子则把它推广到政治和治理国家的范围。孔子...
> 查看全部22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