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背景下的“求生包”
EDC的概念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而变得流行起来,但它的内核最早可以追溯到冷战时期。早期的EDC,形式上更像是一种“求生包”。 冷战下的不安全感,催生了一批生存主义者(survivalists)。这些人希望通过提早准备生存装备和提升个人生存能力来增加自己在危机环境下的存活率。他们对刀具、绳索和手电等生存装备进行了深入研究,期望组合出最合理的求生包,便于在危机时刻能够随身携带。 引自 DC变迁史:从生存工具到手机一统江湖
56人阅读
离线offline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最后生还者》——文明的退行
《最后生还者》的场景设计在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上,处处都在渲染突然向自然状态回归的恐怖和...
-
形成数字废墟的三种原因
在现实生活中,废墟的定义是城市、村庄、建筑等遭受毁灭性破坏的荒凉之地。在网络世界里,与...
-
冷战背景下的“求生包”
> 查看全部8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