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人又說我們是學阀。我想要做學閥,必須造成像軍阀、財阀一様的可怕的有用的势力,能在人民的思想上發生重大的影響。
p72
胡適盡管對國民黨失望,但在民黨與共產黨之間,他選擇的還是國民黨。6月23日,上海扶輪社在有名的禮查飯店〔 Astor House1959年以後改名為浦江飯店〕舉行的週四例行的午餐交誼會。在會中,胡適作了(中國復興運動》的演講。由於參與餐會的百餘人士中,有英美政教、新聞界的人士,這應該是一個英文的演講。從《申報》簡短的報導看來,內容不外乎是重複我在《日正當中》裡所分析過的他在英美巡迥演講(中國文藝復興》的主旨。根據報導,胡適說: 中國之復興運動為各種運動之一部分。復興運動之變遷,約分三種: 一、文字之改革;二、知識之改革;三,社會與政治之改革。並謂中國共產黨之發生原因,大半由一般赴法勤工儉學之學生,未谙彼邦情形,匆匆出發,乃致無書可讀、無工可作,遂與含有共黨色彩之工人為伍云。最後謂:中國以上三點,若能逐漸改善'則一切問題據可解決,而成新中國云。
p78
值得令人玩味的是,胡適對國民黨失望,並不表示他與蔣介石保持距離。我們知道他去參加了蒋介石和宋美齢在1927年12月1日在上海豪華的"大華飯店( Majestic Hotel )的婚禮◇證據是他在1928年5月18日的日記:我同吳稚暉先生自從去年蔣介石婚禮那天一見之後'直到近日始得再見。 事實上,對國民黨失望了的胡適不但去參加了蒋介石與宋美齢的婚禮,他與圆民黨的元老仍然保持了良好的關係。除了前文所提到的胡漢民以外,蔡元培、吳稚暉就是最好的例子。這種作法,就是典型的圓通人士處亂世之道,亦即,對小鬼可以怒目以對,對閻王還是必須禮尚往來。我在前文提到了胡適向蔡元培請辭大學院的委員之職。蔡元培的回信除了挽留以外,還對胡適說:「黨部及國民政府所辦事,我等自己不满意而抱歉者甚多。藥石之言,甚願聞之。
p79
然而,即使胡適如此鬻往組織,計畫,與幹勁,他還是寧右毋左。親美、愛美的他,多麼希望美國能出一個鮑羅廷,把他派到中國來把中國徹底地美國化。他在3月24日的日記裡說:青 Mr . Mills 〔 Wilson Plumer Mills ,米爾斯〕來談。此君去年三月在南京,親遭南京修劇,受了不少苦痛。但他仍舊很熱心地研究民黨的主義與政策,近作一部書,述孫中山的歴史與思想。聽他的話,他的書定不壞。他說,此時中國需要一個英美式的鮑羅廷。我說,可惜英美國家就產生不出一個鮑羅廷!
p164
不到四個月以前才被他抨擊為:一班沒有現代學識、沒有現代訓練的少年黨人......他們能貼標語、能喊口號,而不足以監督指導一個現代的國家的國民黨'現在卻可以變成一個國家的議會中央黨部便等於中央議會,省黨部便等於省議會,地方區黨部便等於區議會! "黨的地位應該同民治國家的議會相仿!這何止是匪夷所思而已!這根本就是自宮、自阉割民意!胡適在美國留學時候所學、所觀察的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則,全都被他給拋到九霄雲外去了!民黨如何可以跟"民治國家的議會相仿呢!民治國家的議會是民選的,代表選民、對選民負責。選民不喜歡他們,可以罷免他們,也可以在下次選舉的時候不把票投給他們。國民黨是用槍子取得政權的,它既不是民選的,也不代表選民。它不但不需要對人民負責,它而且可以魚肉人民!套用胡適自己在(人權與約法》裡所說的:無論什麼人,只須貼上反動分子"土豪劣紳反革命共黨嫌疑等等招牌,便都沒有人權的保障。身體可以受侮辱,自由可以完全被剝奪,財產可以任意宰割,都不是"非法行為了。無論什麼書報,只須貼上"反動刊物的字樣,都在禁止之列,都不算侵害自由 了。 胡適在自宮、自阉了民意,把國民黨擁立為代表民意的「議會以後,他把孫中山根據美國的三權分立的原則建立起來的五權進一步地發展成為一個六權分立的政府民黨加上五院。
p354
胡適從1920年代開始,就鼓勵北大人不但要努力作學閥,而且要作學閥中最高的學閥。他1930年代在北大的改革,特別是辭退中文系舊人的作為,被護託為獨攬北大文科大權的結果。毫無疑問地,1930年代的胡適是學閥中的學閥。北大文學院長以外,他身兼中文系主任、文科研究所主任。甚至還度擔任過教育系主任以及英語系代系主任。 當然,胡適的「努力作學閥說是貶詞正用。他要北大人個個努力作頂尖的學者,一齊把北大締造成為一個世界級的大學。他自勵勵人,凡事從自己做起。他不但是天字號的學閥,他也是一個認真盡責的教授。我在《日正當中》裡,分析了胡適1917年到北大任教以後認真備課教學的情形。不但如此,胡適而且充分地體現了教學"著述"講演相長的道理。1930年代回到北大的胡適,依然秉持著這個教育的理想。隨著他的中國哲學史或者用他從1930年代開始喜歡用的「中國思想史的研究從古代延伸到中古,隨著他的教學從哲學史轉到中國文學史,胡適在這個階段裡的"教學相長也反映在這個研究與教學的轉變。然而,不管其著重之所在如何轉變,胡適作為一個勤學認真的學者教授,是始終如一。 胡適不但是一個認真盡責的教授,他還是一個明星級的學人。他在北大講課,其課堂上大多数的學生,与其說是去上課,不如說是看明星去的。枯燥無味的哲學史課程,聽課學生的人數,往往是真正選課人数的三到五倍之多。在北大如此'在公眾演講的場合更是如此。不管他講的題目是讀書還是哲學,他的演講是人未到就先轟動。其結果常常是會場被慕名而來的聽眾擠爆。 作為一個天字號學閥、明星級教授,胡適1930年代在北平過的是優渥的生活:比他1917年到1925年間的生活,恐怕有過之而無不及。他米糧庫四號的三層洋楼號稱"百松園,院子裡有近百棵的松樹。他在1920年代擁有私家人力車1930年代的他,則出入有美國福特,轎車。他1920年代的收人'一如我在《日正當中》所分析的,高過於美國的教授。版稅不算,光是他北大一個月的收入.就足以養活當時北京五口一家的窮人三年。我們很可惜沒有胡適1930年代版稅收入的資訊。然而,光是他在北大一個月的收入,仍然足以養活當時北平五口一家的窮人二·六年。
p362
1928年6月初,國民黨的北伐軍進逼北京。6月3日,張作霖離開北京。次日,他所乘坐的火車在皇姑屯被炸。6月6日北京易幟,改掛青天白日旗。6月8日,國民政府議決合併北京各大學為"中華大學。6月20日,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議決北京改名為北平。我們記得1927年8月.北洋政府把北京的九所大學歸併成為"京師大學校'以蔡元培兼校長,由李石曾代理。6月3日,張作霖才離開北京。北大學生在5日就召開了復校運動委員會議,發表宣言:我們的北京大學,在青天白日旗照耀之下,在國民革命軍降臨市民歡聲雷動之日,跟著北伐的成功而復活了。國民政府6月8日的議決,把北京各大學合併為「中華大學,等於是把「京師大學校改名為「中華大學而已。這個決定到北大的學生而言不管是晴空霹雳。
p446
朱希祖慨歎胡適在1930年代獨攬北大文學院的全權。朱希祖的話說得更為負面些,就是學閥。然而,胡適一向就不認為當學閥有什麼不好。這是因為剔除了學閥負面的詞義,它與菁英主義的理念是若合符節的。我在《日正當中》裡徴引了胡適在1921年北大的開學典禮裡告訴北大人不要以作學閥為恥的話: 外界人又說我們是學阀。我想要做學閥,必須造成像軍阀、財阀一様的可怕的有用的势力,能在人民的思想上發生重大的影響。如其僅僅是做門限是無用的。所以一方面要做蔡校長所說有為知識而求知識的精神,一方面又要成有實力的為中國造歷史、為文化開新紀元的學間。這才是我們理想的目的。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