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1、大人之所以想要干涉孩子的人生,是因为他们认为孩子无力承担失败的责任,是因为既不相信也不尊重孩子 。
父母阻止孩子犯错其实等于转移本应由孩子去面对的课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认为这是对孩子的骄纵。
2、如果父母过于焦虑,孩子有可能会理解为父母想要强迫自己学习,进而产生抵触心理。
3、希望大家一定要具体地对孩子说 “谢谢” 或者 “你帮了大忙了” 之类的话。听了这样的话,孩子就会形成一种贡献感,进而体会到有所贡献的自己是有价值的。
4、孩子平安无事地活着,这本身就很可贵 。
5、父母可以直接告诉孩子自己因为他的所作所为而感到困惑,比如他早晨晚起这一点令父母非常头疼,这些都可以直接告诉孩子并寻求他的帮助。
6、表扬是一种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所做的自上而下的评价 。以上下级关系为前提才可以进行表扬。
7、对孩子坦率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比如可以说 “没怎么看到你学习,所以,我非常担心” 之类的话。
8、通过做家务孩子可以获得贡献感,也可以通过接下来要投入的学习获得相同的贡献感。
能够感到自己对他人有用的时候,孩子就可以喜欢上自己了。
9、孩子的短处或缺点就像是黑暗 。黑暗并不是作为实体而存在。所以也就不能像对待具体事物那样去消除它。但是,父母却总是关注孩子的短处或缺点,并试图通过批评来进行纠正。
黑暗既无法移走也不能消除。那该怎么办呢?投以光明就可以。如果投以光明,黑暗就会消失。不要看短处,要看长处。或者把看似短处的地方当作长处来看待。
把缺点当成优点来看待 。比如,注意力不集中这一特点可以看成是善于发散思维,没有长性也可以理解为做事果断。
父母一定要尝试着有意识地去关注孩子的长处和行为中好的方面。
10、体会到父母无论如何都会接纳自己之后,就会获得一种无可替代的安心感。正因为有了这种安心感,才能下定决心去努力。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