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不是在做这件事,只是在做另外一件事
知见微
读过 认知觉醒(青少年学习版)
最近这一年,谁都不知道那一天就静默打破了原有的生活轨迹。这一年,我也经历了一次静默,居家隔离的日子,虽然平日里也不怎么喜欢出门,但和孩子们在一起,长时间没有自己私人时间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情绪变化很大。
因为困难和压力总能把人的情绪和注意力抓的死死的,让你很难看到其他角度。 当母亲的,尤其是全职妈妈们,由于长时间注意力过于分散,真的很难做到立刻转化情绪。静默的日子,其实很多人的焦虑正是来自于这种平时不容易被看到,不容易感同身受甚至于不被理解的情绪。这种枯燥而简单的重复,仿佛看不到尽头。让我们失去了对生活原有的兴致,这正是无数全职妈妈曾经的日子。
那么面对这些生活中不想做但必须做的事情,有没有解决办法呢?有的,在周岭老师的《认知觉醒(青少年版)》一书中,就对这些不想做但不得不做的事情,提供了一个转换思维的好办法。即:
当你遇到那些“不想做但必须做”的事情时,只要在心里默念一句“咒语”,就可以让自己跳出事情本身。这句“咒语”便是“我并不是在做这件事,我只是在做另外一件事”。 我并不是在收拾孩子弄的烂摊子,我只是在进行游戏挑战,孩子就是大boss;我并不是在歇斯底里,我只是在把身体的毒素排出去;我并不是在发脾气,只是在把会影响乳房结节的御郁结之气放出来……甚至于我觉得每一句还可以加一个预设,当我做完这件事 ,我应该奖励自己一件事。
把那些想做但一直没做的事当作奖励送给自己。
如此种种,尽量把细小的生活场景用动机转移的方式改变自己看待事情的角度,让“找理由”发挥它正向的作用,抚慰人生已然辛苦的自己。就像周岭老师说的
只要自己愿意,总能找到更好的角度。 引自 第二节 视角:转变视角,走出困境的神奇魔法 173
知见微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完美小孩和不完美小孩的和解之旅
某天你突然成为学霸,从此能轻松学会各种知识和技能,不仅每次能考第一名,而且才艺样样精通...
-
我并不是在做这件事,只是在做另外一件事
-
给一孕傻三年以正解
有句俗话说,一孕傻三年。 这句话一度成为妈妈们忘记事情最好的借口。因为确实,妈妈们好像自...
-
急性子妈妈和慢性子孩子 的晚间和解之旅
当我们没有足够情绪的指令或目标时,就很容易选择享乐,放弃那些本该坚持但比较烧脑的选项。 ...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