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稍微对你好一点就爱上他,都是因为小时候太缺爱了。”
“别人稍微对你好一点就爱上他,都是因为小时候太缺爱了。” 好多女孩子爱上别人的理由是因为他对她好,便飞蛾扑火,有情饮水饱。 可是在成熟后的我们看来,千万不要因为别人对你好而爱上他,对你好是一个很虚幻的词,因为他现在会对你好,以后就不一定了。可是在缺爱的女孩子眼里,一点点好,就足够让她奋不顾身投向对方。 这是一个错误的婚恋关系。 那什么是正确的婚恋关系呢? 于玲娜老师在《挣脱母爱的束缚:母女关系中的伤痛与疗愈》一书告诉了我们答案: “正常的婚恋关系通常会经历一个双方相互试探、考验的时期再确定下来。但对于在情感忽视中长大的女孩而言,当自己的感受被对方看到并被照顾到的那一刻,内心会得到久旱逢甘霖般的滋润,因而立即认为自己遇到了所谓的‘真爱’”。 那如何让孩子从小不缺爱,就是要让孩子在情感上“被看见”,这也是他们人格发展的必需品。这也需要发挥“及时响应”和“情绪的承载和调节”这两个母职的功能,即:“一位好母亲,会把孩子的需求排在其他事情之前。比如有人问,如果几件事情同时发生,比电话响了、门铃响了、孩子哭了,你会先解决哪一件?好妈妈无疑会先去抱孩子。” 当我们小时候情感上被“忽视”了,长大后如何自我修复。于玲娜老师给了以下两个建议:一是做自己的及时响应者,就是对自己的需求保持敏感,听到内在发出喊叫时,立刻去关注它。就像对孩子一样,即便不知道她为什么喊叫,也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只要你第一时间赶到,并持续地关注它,就能给它带来一定的安全感,让它知道有人重视它,愿意帮它解决问题。 二是可以试着去寻找适合自己、可以直面、承载和调节情绪的方式,比如冥想、正念、瑜伽、呼吸练习、写日记等
读书欢乐多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母职并非母亲的天职
“天大地大,孩子最大。” 多少母亲有了孩子后,孩子就在心中占了第一位。为了孩子,舍弃了其...
-
控制是不是过分,取决于控制方式和程度是否和孩子的发展状态匹配。”
看了太多社会新闻,比如一些溺水坠亡事件,会让好多母亲排查身边的安全隐患,草木皆兵时刻告...
-
“别人稍微对你好一点就爱上他,都是因为小时候太缺爱了。”
-
要小心“实用主义母亲”陷阱
在社会如此卷的情况下,好多母亲从小就开始“鸡娃”。这类母亲,要小心“实用主义母亲”陷阱...
-
和孩子讲道理看上去很美,却需要条件的支持
世上没有哪个妈妈,在育儿过程中没有哭泣过,崩溃过。 在没有成为妈妈前,总觉得自己对待孩子...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