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计划的制订与执行
人们并非总是理性的和稳定的,也常常不能清晰地理解自己处于怎样的状况,以及周遭正在发生什么。--尼基·海斯《想:你想对了什么,想错了什么》
人们总会对自己有过高的期待,比如我们会在新年的时候给自己立下各种flag,年终时却发现只有一两个实现。原因归咎于没有办法将它们坚持下去。其实内在因素是因我们自己的一些情绪,不清楚自己的现状。这样也会让我们不愿意为自己的愿望去付出努力,导致我们的计划没有坚持下去。
在计划实现的过程中,类似于常说的“破窗效应”。如果一个房子的窗子坏了没人去修,窗户就会破得越来越多,或者一件衣服破了一个洞,如果不及时缝补的话,洞也会越来越多。同样,如果一个事情没有完成,那么紧接它后面的事情可能就不会再去做了,因为我们认为已经不需要做了。
那当我们给自己制定一些计划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
在书中,作者给出了三个建议:
一是可管理的目标和可实现的目标。也就是说我们在设立目标的时候,就知道这些目标是在能力范围之内的,只要行动就可以实现的。
二是可以把这些目标养成一种习惯,就像人类吃饭睡觉一样。比如,我们可以先拆解一些小目标,每天用固定的时间段来完成这些小目标,久而久之,这些动作就变成了习惯。我们就容易实施起来了。
三是要把整件事视为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是突然发生的转变。也就是说我们的目标是要把这个计划每天坚持下来,而且坚持的越久越好。这样的话我们就不会因为一次小失败而选择放弃。比如说,如果这个目标今天没有实施,明天我们继续去执行起来,而不因为一次没有去做而选择放弃。
当我们立下一个个flag的时候,我们就要将这些目标可实现,可形成习惯,这样一个个计划就容易实现。
21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