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准备式训练” 笔记
这一章正式开始了关于“如何生活”的实践部分,讲述了21条热身训练,让读者在任何生活情境下,都能开始训练,以迎接生活的挑战。
训练的内容紧紧围绕着第三章主题“斯多葛幸福三角”展开——训练目的是为了每时每刻能表达最高自我,追寻美德。核心内容离不开“专注受控之事”和“承担责任”这两点。
具体的训练内容间也有联系,像“思考自己的死亡”、“万物皆借于自然”和“消极想象:预见不幸”等,都可归类到“预防不幸的思维准备”。对于斯多葛主义者的时间管理,也有相关的训练,如“收回时间:不做浪费时间的事”、“在重要之事取胜”等。
这一章因为多是零散的指示,逻辑上没有前几章连续,让人投入,以至于我读的时候,总觉得自己在读什么大众鸡汤文,每条论点是那么熟悉,但“道理都懂,却什么都做不好”。以及我偶尔也会叛逆地想:现代社会真的有人能做到这些吗?单说对财富的态度,“万物假借于自然”,就算我们拥有了财富,但也要对它毫不在意。可是在前面的论述里,也提到了“获得并不会是我们快乐”“一旦我们体验了奢侈生活,就渴望更多的东西”。所以,能做到这点,可能真的得成为圣人吧?
拥有意识才是关键。在这些训练前,假设没有了解斯多葛哲学的核心等理论,这些广为人知的指示就会失去说服力(虽然它的确实用)。首先,或者在这个过程中,你得找到自己最重要的事(类似于长期的动力),并将其装入意识,才能从内心支持自己去训练,不然很难坚持下去。
“热爱并实践美德、消除激情,知道如何生活,知道如何死亡,知道如何过上极其平静的生活。”这是书中提到的最重要的事。我想,它还是太抽象了,以至于它能套入所有的模板,但又不那么“发自内心”。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得去思考,是否完全接纳书里的观点?拥有这样的观点后,在我身上能否发生好的实质改变?回到我读这本书的初衷上,出于对自己现况的疑惑——对未来焦虑不安,在乎外界的评价,丢失了自我和快乐。“为了寻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感”,这是我结合书中内容和实际所得出的“最重要的事”。
当然,我也从中学会了许多,“设有保留条款的行为”和“极简主义者:简单生活”这两条,是目前最能帮助到我的,追寻一种弹性、自足的生活方式。
最后分享书中的一段话,现在它成为了我的“意识咒语”——
“就当自己死了,你这辈子已经结束。现在过好剩下的日子。”(马可•奥勒留)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